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46)
期刊文章(960)
学位论文(45)
会议论文(33)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20)
地方文献 (36)
红色文化 (24)
地方风物 (18)
宗教集要 (4)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37)
2013(230)
2011(326)
2010(1027)
2009(486)
2008(359)
2002(18)
1993(19)
1992(24)
1987(17)
按来源分组
其它(83)
商丘日报(19)
中国地质(3)
沂蒙晚报(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工人日报(2)
达州日报(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美术报(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谟辑佚成就述论
作者:崔婧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辑佚学家  研究  辑佚工作  影响 
描述:谟《江西考古录》、《汉唐地理书钞》、《汉魏遗书钞》等辑佚著作,分析这些辑佚著作的编排体例与辑佚方法,并结合其他学者先前对谟辑佚工作的简要分析,从而对谟学术思想产生背景与形成原因、谟文献辑佚
应麟文集研究
作者:张骁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文集  研究 
描述:野视其为儒林领袖,时论以苏轼比之;入元后,应麟深自晦匿,不与世接,以著书育子度日,卒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东南一带学者因慕其学识而尊之为儒宗。应麟的这四十年,正处于王朝更迭前后,而他独特
应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马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学术思想  汉宋兼采  经世致用 
描述: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应麟的生平、学术渊源和著述。分析应试博学宏词科和遭遇宋元鼎革对应麟的学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考察应麟的师承和治学特色,指出应麟的学术渊源实际上是兼宗朱熹
安国和他的锻工班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工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盛夏的中午,热浪滚滚。在中航宏远公司,1600吨甲班的班长安国双手握着一个大钳子,夹着一个刚出炉的火红钢锭,和几个工友在1600吨水压机前正在锻压零件。水压机密封不好,四处漏水,在这里工作,就像
苏东坡和王安石论字吴军
作者:暂无 来源:自贡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苏东坡作为北宋时期的大才子,才华横溢,学问渊博,为人豁达,潇洒出尘,是当时拥有很多粉丝的明星人物。宋神宗在位时,苏东坡从老家四川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一举成名,宋神宗很欣赏和喜欢苏东坡的才华,让他做了翰林学士。 苏东坡在当时的京城汴梁当翰林学士的时候,曾经谈笑风生地
三怪 谦斋
作者:暂无 来源:合肥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晚清的“庐州三怪”之中,有一个绰号叫五疯子的人,听这个绰号,就让人有些头皮发麻,不愿意接近他。“五疯子”真名叫尚辰(1826—1902) ,合肥人,字伯恒,号谦斋……他在晚年想了一些典雅
淮河三峡 谦元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星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淮河源出于豫西桐柏山“淮井”,从一步可跨的涓涓细流,一路东来,不断接纳两岸支流成滔滔大河,奔流两千里汇入苏北洪泽湖,其中在安徽北部过境干流长约八百里,流经的虽是平原或平原亚区,但大平小不平,时有冈岭山峰阻碍,便有了安徽境内著名的淮河三峡。 峡山口 从阜南、霍邱两县西部交界处进入安徽境
谦,回来送送母亲吧
作者:暂无 来源:华商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84岁老母亲已过世46天 养子是惟一监护人却联系不上 没有签字遗体不能火化 老人的遗体仍然存放在殡仪馆■本报记者 贾民 摄 晨报讯(记者 崔扶尧)我们急切地寻找一个叫谦的49岁男子,因为只有找到
谦祥:他身体一直没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晚8点40分,相声表演艺术家谦祥接受电话采访时语气低沉,言语中难掩悲痛之情,他说:“我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了,这段时间我正在休息。平时见到他的时候,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情,在我的印象中,他的身体
谦:我对留学前景充满信心
作者:暂无 来源:威海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付婷婷(整理) “来韩国已经八个多月了,现在我对这里的生活基本适应了。对于六年半的留学生涯,我充满了自信。”近日,通过连线交谈,“家有留学生”QQ群成员谦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留学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