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29)
期刊文章(4475)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7)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974)
地方文献 (11)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91)
2013(212)
2012(283)
2009(226)
2007(221)
2006(185)
2004(160)
2002(135)
2000(130)
1998(107)
按来源分组
法制日报(31)
海峡导报(17)
政府法制(7)
法律与生活(5)
记者摇篮(5)
宁夏教育(5)
科技致富向导(2)
新闻窗(2)
农村天地(1)
公民与法(1)
“饥饿的人富有创造力”——记刘韵洁的不断创新路
作者:张桂英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韵洁  创新精神  创造力  通信网技术 
描述:之一;……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公用数据网的开拓人——刘韵洁,一个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执着追求、勇于创新、坚持到底的人。
高地举起列宁的旗帜,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周礼同志在列宁
作者:暂无 来源:新湖南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高地举起列宁的旗帜,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周礼同志在列宁
《中国药典》化癥回生片中“姜黄”应正为“片姜黄”
作者:胡谦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片姜黄  《中国药典》  姜黄素  药典委员会  《温病条辨》  生片  危亦林  姜科植物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处方组成 
描述:《中国药典》化癥回生片中“姜黄”应正为“片姜黄”温州市药品检验所(325000)胡谦中国药典1985年版、1990版、1995年版一部均收载化回生片,其处方组成中有“姜黄”。该方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
预防胃癌:良好习惯和健康行为重要——访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
作者:袁立新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或许,是人们对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对胃癌的熟悉和担忧,使得不少人在这些疾病发生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听信一些不科学的说法而导致求医、治疗中的一些不正常心理。那么,胃肠道疾病和胃癌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疾病?近日,记者专门就人们关心和模糊
绝戒暴怒 最远房室 慎起居 尤忌忧郁 顺就寒暄 节调饮食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慎起居  调饮食  暴怒  忧郁  远房室  红炉点雪  痰火病  龚居中 
描述:这段话是明朝太医龚居中辑著《红炉点雪·戒忌箴》中对痰火病人的告诫箴言,杜绝暴怒,远离房事,起居谨慎,尤其不要忧郁,朋友交往也要适度,不能因为时间久了不见面就觉得被冷落,也不能整天泡在一起,不要以为事事都要亲自到场帮忙才算热情,饮食也要有所节制和调养。
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访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
作者:胡婧  来源:国家电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网建设  智能  国家电网  科技工作  科技部  示范工程  资源整合  技术支撑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科研成果 
描述:会发展的价值,已经取得更大范围的共
怎样设计和组织历史课堂活动才有效:从刘松柏设计与执教的王
作者:刘计荣 唐琴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组织才能  组织才能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执教  执教  松柏  松柏 
描述:中并不是有了活动就一定能奏效,事实表明,只有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才能发挥其有效性。
王安石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上楼
作者:孙聚成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京,回到自己曾经担任江宁知府的故地,王安石感觉到一种宁静和亲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灯影接桂影,月圆人园:关于中秋节的风物习俗
作者:一阳  来源:学苑创造(C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习俗  民俗节日  中华民族  唐宋时期  《周礼》  祭月  风俗 
描述:一、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中秋的起源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自古便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 "中秋"一词出现得很早,《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唐宋时期,仲秋时节的玩赏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中秋因此发展成为一个专项的节日.
今朝嘉话蒐拾,再续藏书纪事诗——读《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
作者:曹旅宁  来源:书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述论  序跋  古籍  藏书  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事  西安碑林 
描述:2007年10月在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业师黄永年先生哲嗣寿成师兄赠我中华书局新版《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会后又承寿成师兄美意,得以观赏黄先生藏书的若干种神品,可谓眼福不浅。为此,特撰写本文,以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