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缩性肺不张围术期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分析与探讨
-
作者:周景峰 江培颜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不张 压缩性 肺水肿 复张性 围术期
-
描述:死于继发感染、ARDS。结论缓慢复张肺是防止长时间大面积压缩性肺不张围术期出现复张性肺水肿的重要措施;术中应加强复张性肺水肿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
5例老年阻塞性肺不张后复张性肺水肿报告
-
作者:陈长国 秦佩宁 朱彬 来源: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阻塞性 肺不张 负压吸引 气道阻塞 清除氧自由基 老年患者 纤支镜 多形核白细胞 肺毛细血管损伤
-
描述:5例老年阻塞性肺不张后复张性肺水肿报告南京市胸科医院(210029)陈长国,秦佩宁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210024)朱彬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纤支镜负压吸引方法,在治疗因血块阻塞引起肺不张中,曾
-
压缩性肺不张围术期并发复张性肺水肿分析
-
作者:段欣 汪洪 程璞利 陈铁飞 来源: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压缩性肺不张 围术期 复张性肺水肿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描述:压缩性肺不张围术期并发复张性肺水肿分析
-
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支点——记张铭的山水画
-
作者:高庆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山水画家 内容与形式 中国画 谋求发展 支点 艺术追求 传统水墨 平衡点 形式主义
-
描述:当许多人舍弃了传统水墨画的笔墨精华,舍弃了形象,将中国画当作把玩形式主义游戏的时候,张铭仍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在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之间寻找着一个平衡点。张铭
-
文本中的时间之谜:张锐锋的“新散文”
-
作者:李森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 想象力 云冈石窟 时间 历史学家 王安石 博尔赫斯 历史事件 阅读者 心灵
-
描述:在追忆过去的多种方式中,历史学家的追忆和文学家的追忆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些雄心勃勃的历史学家,为了找到在事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抹去事件表面覆盖的尘埃,使每一个事件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穿在不停地
-
1例双侧膈肌破裂的诊治体会
-
作者:汪润华 吕荣楠 吴曾樾 岳军 来源:临床荟萃(大内科)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膈肌破裂 静脉复合麻醉 气管导管 江苏省徐州市 肺呼吸音 复张性肺水肿 胸椎压缩性骨折 多发性肋骨骨折 呼吸困难 分泌物
-
描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 男性,45岁。因拖拉机翻车砸伤6小时入院。查体:BP14/10kPa(105/75mmHg),P140次/分,左肺呼吸音低,气管右移,X线片见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
-
某些含薄弱面岩石的破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作者:颜玉定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因分析 破裂特征 剪切破裂面 薄弱面 裂纹面 断裂力学 张性破裂 微裂纹 黑云母 亚临界扩展
-
描述: 作为在实验室用于强度等研究的岩石试件,一般尽量取用结构比较均匀、无宏观裂纹的材料.然而,在断裂力学、地震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中,却往往有意识地选择含有某种微裂纹的试件,其目的是使室内实验尽可能
-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昆仑山) 地震:破裂穿
-
作者:M Antolik R E Abercrombie G Ekstrm 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01年11月 可可西里 阶跃 青藏 张性 昆仑山 2002年11月 时空破裂过程 全球地震台网 地表破裂 断层破裂 剪切波速度 反演方法 阿拉斯加 摩擦强度 子事件 断层段 平均 西昆仑 SH波
-
描述:破裂,但我们的结果表明破裂并没有跳过这个大的空挡,而是连续地穿过地堑。地震以小的走滑子事件开始,推测其沿着两个断层段的最西部发展。5 s之后,发生一个约相同大小、具有较大正断层分量的斜断层破裂子事件
-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昆仑山)地震:破裂穿过
-
作者:M Antolik R E Abercrombie G Ekstrm 何振德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可可西里 地表破裂 地震 昆仑山 阶跃 张性 青藏 分布模型 几何形状
-
描述:反演。将破裂分为3个断层段,其方位根据前一节得到
-
不应是战略反攻 应是大规模进攻──对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解决
-
作者:徐京城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略反攻阶段 人民武装 拒降 抗日战争 抗战胜利 军事行动 质的规定性 国民党政府 中国战场 毛泽东
-
描述:不应是战略反攻应是大规模进攻──对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解决拒降日伪军军事行动的管见徐京城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无战略反攻?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有关学术界存在着根本分歧的争论点之一和国际有关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