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志和情
-
作者:唐玉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 “情” 中国古代文论 “诗言志” 诗歌 《毛诗序》 陆机 儒家 汤显祖 韩愈
-
描述: 志和情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其地位是在先秦时期确立的,两千多年来,虽沿革沧桑,但其重要地位有增无降,这是颇有研究价值的。
-
中国古代的信用和信用机构(下)
-
作者:叶世昌 来源: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机构 信用放款 高利贷资本 青苗法 货币兑换 王安石 京债 宋代 利息 商人
-
描述:年)即规定“凡假贷岁久,惟子本相侔而止”。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又颁发圣旨:“债负止还一本一利,虽有倒换交契,并不准使,并不得将久债人等强行扯曳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一瞥(上)
-
作者:许可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国古代文学 政治主张 政治改革 历史条件 实事求是 永贞革新 研究现状 政治家 研究工作
-
描述:提出来,供读者参考。
-
中国古代的富民、富国和理财思想
-
作者:叶世昌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民思想 桑弘羊 王安石变法 韩非子 中国历代 孟子 藏富于民 抑兼并 荀子 墨子
-
描述: 富民、富国和理财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管理中常用的词汇。本文意在说明其含义及古代思想家的有关主要观点。一、关于富民思想富民是中国历代思想家所普遍张主的。他们主观上是想使人民能普遍富裕。但在阶级
-
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戏曲美学的贡献
-
作者:张晓春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 古典戏剧美学 理想主义 浪漫主义 艺术特色 “至情”思想
-
描述:汤显祖对中国古代戏曲美学的贡献
-
中国古代名人爱树拾趣
-
作者:舒浪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名人 隋炀帝 朱元璋 植树造林 左宗棠 王安石 江西省 诸葛亮 鹰潭市 子女生活费
-
描述: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身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
-
2006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
-
作者:李慧 蔡雨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 大学学报 教育学院学报 论文索引 中国古典戏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艺术 汤显祖
-
描述:戏曲史总论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孙玫//文学遗产,2006.2中国戏曲文学的产生/田仲一成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2006.3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董斌魏建林//社科纵横,2006.3
-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品评批评
-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评批评 中国古代戏曲 祁彪佳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批评 戏曲作品 戏曲研究 作家作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则、品评批评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与总结,以揭示品评批评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中的独特价值。这对进一步了
-
2000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
-
作者:张蕾 徐丽蓉 吴晓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 师专学报 元杂剧 戏剧研究 论文索引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教育学院学报 汤显祖
-
描述:2000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
-
中国古代官职称谓知多少(上)
-
作者:陈沛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机大臣 蔺相如 谭嗣同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左宗棠 欧阳修 枢密使 司马光 古代官职
-
描述: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币”,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