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
作者:施茂枝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研究 识字教学 造字 王安石 原意 六书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 教学目标 冗余信息
-
描述:宋代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其主要特点是,解释汉字形义关系时,不顾古人造字原意,"不问‘六书’,把一切汉字都看成会意字"[1],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进行主观臆测,其结论穿凿附
-
中国的“牛”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少先队员(知识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 文化 中国 民族英雄 政治家 王安石 文学家 赞美
-
描述:牛,当然不是无缘无故,是因为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
名家写作故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写作 名家 王安石 “绿” “到” “过” “满”
-
描述:王安石写过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那个“绿”字,使全诗增色不少。而这个字眼,并非妙手偶得,而是经过再三吟哦,选用过
-
《秋思》教学设计
-
作者:郁小风 来源:新课程研究(小学作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秋思》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故乡 王安石 明月 异乡
-
描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亲人,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白,故乡的人总是那样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出示
-
真假大诗人(上)
-
作者:吴婧 贰咪兵团 来源: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真假 管理工作 管理员 王安石 黑土 石头 户籍
-
描述:王石头从黑土县衙门口走出来,头顶上笼罩着一朵巨大的乌云。刚才,户籍管理员无情地拒绝了他的改名申请。“别逗了!就我们黑土县,和王安石同名同姓的就有803个,你还要改名叫‘王安石’,不是存心给我们户籍
-
东坡认错
-
作者:乐乐 来源: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大学士 文学家 翰林院 王安石 词作 文思 狂傲
-
描述:宋朝有一个大文学家叫苏东坡,能文善诗,填词作赋,样样皆精,在翰林院为大学士,人都称他苏学士。苏东坡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也因此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甚至在宰相王安石面前有时也恃才狂傲。
-
蔡绦眼中的蔡京
-
作者:王国华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京 时代背景 宰相 皇帝 王安石 父亲 宋朝 老百姓 魏忠贤 中国史
-
描述:有《铁围山丛谈》一书,其中大量提到父亲蔡京其人其事,既有生活趣闻,又有大是大非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蔡京的另一面。 蔡绦,字约之,别号无为子,《铁围山丛谈》是蔡京被贬、蔡绦受牵连流放白州时所作笔记。白州境内有山名铁围山,位于今广西玉林西。 史书上提及蔡绦的身份,说法不一,有的说他是蔡京的次子,有的说是季子(最小的儿子)。但可以确认的是,他跟父亲蔡京关系不错。蔡京的大儿子蔡攸则相反。宋徽宗时,蔡氏父子争权夺利,蔡攸探望蔡京,摸其脉搏,马上跑到皇帝那里说,蔡京身体不好,让他下岗吧!而童贯和蔡攸去蔡京府第收取蔡京的辞职书时(其实是强行令其辞职),蔡京惊慌失措,竟然同时称呼童贯和蔡攸为“公”,“公”乃子侄对父祖辈的尊称。可见蔡京、蔡攸之隔膜。而《宋史·奸臣传·蔡京》中记载: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七十八岁,“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柔软的角落
-
作者:丁锐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近千年 柔软 女子 角落 不重要 北宋 变法 宰相 官员
-
描述:,我们仿佛看见王安石很酷地对女子说:“钱和你,对我都不重要!” 话说回来,如果就外在形象而言,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位王相爷应该不会太招女生喜欢,因为他常常不修边幅,很不注重自己的“面子工程”,一副
-
最高层
-
作者:张群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云遮 王安石 虚实结合 飞机 现实生活 宋代 应知 自信 鸡鸣
-
描述:宋代的王安石,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即景抒怀,虚实结合,表现出了改革家的高瞻远瞩和乐观自信,千百年来
-
一字之妙在推敲
-
作者:张峪铭 来源: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朱光潜 境界 表达 思想情感 江南 词句 春风 南山 古诗词
-
描述: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这个“绿”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复,伤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