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名句品赏
作者:张孟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李商隐  御花园  《李凭箜篌引》  王安石  女娲  《听颖师弹琴》  化静为动  艺术特色  艺术表现力 
描述:贞观12年(公元638年)秋天的某一个早晨,红日尚未露出笑脸,唐太宗李世民就徐步从大美明宫走向栖凤阁旁边的御花园看花。此处种植许多的奇花异草,一时被雾气所笼罩,唐太宗在雾中看花,却另有一番情趣,在
谈中国古代的悯农
作者:鞠志强 闫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人民  统治者  统治阶级  战争  中国古代  闲田  租税  王安石  艺术特色  官府 
描述:分析欣赏悯农的艺术特色,而是试图探讨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的悯农,一部分出自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歌谣;一部分来自那些不愿与统治者为伍的读书人,他们隐而不退,仍有赤子之心,仍
车盖亭案平议
作者:萧庆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乌台  车盖  《续资治通鉴》  “文字”  《宋史》  《宋诗纪事》  北宋党争  监察御史  苏武 
描述:车盖亭案平议萧庆伟宋哲宗元初,高太后临朝,启用旧党,排斥新党。前宰相、新党中人蔡确贬知安州(今湖北安陆)。其间,蔡确尝游车盖亭,并作《夏日登车盖亭》十绝句。时知汉阳军吴处厚笺释此诗,以为皆涉讥讪
谢安的梦与王安石的
作者:郑骞  来源:文学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谢安的梦与王安石的
张岱的画界线论
作者:胡益民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岱卒年  画同体  山水诗  画本一律”  “诗中有画”  画一律  使动用法  王安石  与画  中国画 
描述:张岱的画界线论
夏日炎炎苦热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审计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强调出  客观形象  王安石  杨万里  现实性  主观感觉  大诗人  北戴河  杜甫  北宋 
描述:夏日炎炎苦热
简论晏几道与“以为词”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为词  乐府传统  抒写情性 
描述:心志感慨 ,创作态度严谨庄重 ,创作技法诗化。尽管还难于达到苏轼的高度 ,但其对“以为词”的尝试和开拓之功同样不可否认和埋没
弦上语 中乐
作者:辛丰年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性  秦王  柏辽兹  默剧  历史事件  小提琴  有声电影  秦汉之际  乐史  太史公 
描述: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充满了音乐。一个爱乐的有心人应该运用你的知识与想象力去倾听这种历史中的音乐。它们如同历史剧的插曲、配乐,可又并非出于后人的虚拟,而是历史事件中真实的音乐,它们是宝贵史料的一部分。读史者不听或者听不出,那是可惜的。如果听出了,许多历史默剧就会突然变成有声电影。
论我国古代咏春的哲理
作者:陈宏硕  来源: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咏春  哲理意义  王安石  文心雕龙  人生经验  发展规律  物色篇  形象鲜明  姹紫嫣红 
描述:蕴。本文拟就古代咏春的哲理启示、哲理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其富于哲理联想的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剖析,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占哲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探讨。
名家评的一个误区
作者:竺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式逻辑  鸟鸣  中国古代  江南  黄庭坚  杨升庵  无生气  《全唐诗》  美学思维 
描述::“古诗鸟鸣山更幽,我意不若鸣声收。”在王安石看来,“鸟鸣”则不是“山幽”,“山幽”则不能“鸟鸣”,二者绝不可以并存。安石晚年退居南京,有《钟山即事》一,末两句云:“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