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经历与学戏心得
作者:孙蜀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群英会》  运气  唱腔  发音部位  戏剧  陈道安  城隍庙  程砚秋  京剧  《孙行者》 
描述:戏经历与学戏心得孙蜀生一吾之家乡系南通金沙镇。其地东接吕四之滨,北达据港海岸,形势险要,为通州东乡之门户。镇上有城隍庙一所,庙内建有古戏台一座,戏台前系一广场,以备乡人戏。每逢春秋佳日,常有“草
羁绊与挣扎:汤显祖出入世的较量
作者:蔡邦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出世  入世  羁绊  挣扎  较量 
描述:汤显祖生活在明代“嘉、隆、万”时期。皇帝醉心道教。流风所及,汤的祖父母、先生,皆与佛道有染,对少年显祖的影响不可低估。仕途的蹇促,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丧亲的悲痛,使汤显祖一直在出入世的边缘挣扎、蹀躞。但他叛逆的个性,绝代的才华,又使他能梦里人生醒眼看,在羁绊与挣扎的较量中终于破茧化蝶,得到升华。
情的赞歌:新版赣剧《牡丹亭》
作者:叶长海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演出  昆曲  文化财富  新版  五大洲  杜丽娘  观众  艺术教育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四百多年盛演不衰,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年的盛况是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如今则已传遍五大洲,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牡丹亭》是一部丰富复杂的巨著,剧中涉及封建时代的各种世情人事,而读者与观众首先是为《牡
重评李渔的婚恋妇女
作者:刘琴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封建礼教  程朱理学  汤显祖  生活作风  妇女  袁宏道  吴伟业  一夫多妻  关汉卿 
描述:重评李渔的婚恋妇女刘琴李渔是中国文史学上一位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影响广泛的作家,但历来对其成见颇深,争议颇大。虽然近几年来,不少人已开始更公正地看待他,而他的生活作风仍是受人非议的把柄。现代论者
情的念在晚明的异变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孟称舜  戏曲美学  唯情论  晚明  戏曲艺术  杜丽娘  戏曲创作  王思任  戏曲作品 
描述:原有的那种锐不可当的趋势已渐消弱,特别是人们关于情的观念发生了异变。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及其表现,是戏曲美学史应予弄清的问题。
临川派悲剧的爱情观和妇女
作者:刘观林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派  爱情观  妇女  悲剧  爱情理想  爱情至上  《娇红记》  王娇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重那么大。爱情本是人生之大题,必有所表现,而这类戏如此之盛不能不令人惊奇。中国封建社会是漫长的,而进程是缓慢的。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超稳定性结构。封建经
孔子经世致用的文艺说略
作者:周凤章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世致用  孔子  文艺  基本思想  政治主张  文艺思想  文化典籍  周礼  统治阶级  伦理观念 
描述:,拼其殊年余力发掘和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积极地进行“正乐”和“删诗”的工作.正
领导干部的身份——品味贾士东②
作者:邓随新  来源:现代质量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  身份地位  排顺序  《周礼》  中国古代  当今社会  人民群众  失身份  高尚的人 
描述:自己看作是个平常人,不摆架子,不玩“深沉”。说他十分看中身份,是因为他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
谈宋代的“文以致用”与应用文写作
作者:贺临远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以致用  应用文体  欧阳修  王安石  社会作用  文学性  文章  应用性  致用  政治生活 
描述:才形成了将文章与“百事”相联系的文以致用
江西词派之词学论略
作者:刘庆云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词派  江西词人  词学观念  诗词同理  《词话丛编》  欧阳修  刘辰翁  吟咏情性  晏几道  中华书局 
描述:江西词派之词学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