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的教训
作者:于其化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领导班子  知人善任  失败  用人问题  吕惠卿  投机  纪事本末  原因  钻进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新法最后全部废除,他本人晚年也退居金陵,心灰意懒,不再过问政事。这次改革失败有多种原因,但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致使一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之徒,借拥护新政之名,钻进了变法
《水浒传》写洪太尉误走妖魔在于影射王安石变法
作者:卢明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  洪太尉 
描述:,应当有其特别的寓意。元党人及后来秉持理学的儒家人士大多认为北宋的变乱自王安石变法开始,而以蔡京等人为代表的徽宗朝的奸臣多为变法的支持者,这就更加说明了《水浒传》楔子对王安石的影射。
从“能”到“进士”——临川王氏一段家族史隐匿之因的社会学
作者:杨天保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家族史  选举社会  进士    社会观念  儒学复兴 
描述:。受其影响,临川王氏家族在朝向“进士之家”迈进时,“能”王观之就在新兴精英士人的话语体系中淡出、消失。追寻此段隐匿的家族史,对于深析王安石的个人学术史、归纳北宋中前期地方士人家族的变动模式
王安石及其《字说》:介绍张宗祥辑本《熙宁字说辑》
作者:曹锦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宗祥  熙宁  辑本  政治斗争  政治家  北宋  训释  学官  文献通考 
描述:、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字说》一出,唐耜为之作《字说解》120卷;韩兼也作《字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字说偏旁音释》及《字说备检》各1卷,并作《字会》20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10卷,一时习者蔚然成风。哲宗元祐中废新政,是书也因此遭到非议而被禁用。绍圣间虽又用以程试诸生,但不久旋废,今书已散佚不传。对于《字说》这样一部文字学著作,颇为历代
“杖策窥园曰数巡”:谈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两首诗
作者:闻众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仲舒  司马光  王安石  官僚地主  儒术独尊  统治地位  北宋  春秋  汉朝  书堂 
描述:家始消伏。司马光在这里对董仲舒着实吹捧了一番,说董仲舒关在家里面壁穷经,用孔孟“圣言”塞饱了肚子,结果“发策登汉庭”,就使得百家消匿,儒术独尊,占据了统治地位。
社仓与青苗法比较刍议
作者:张全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社仓  朱熹  永乐大典  王安石  抑兼并  《宋会要辑稿》  文集  社仓法  农民 
描述:社仓与青苗法比较刍议张全明社仓与青苗法一样,同为宋代荒时暴月平抑高利贷剥削、以利防灾救荒的改革措施。然而,由于青苗法系一度推崇至极的"改革家"王安石所行,因此,历来评价极高;而社合却是一度
历朝茶考析
作者:吴英藩 魏业民  来源: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茶马交易  公元  考析  茶农  景德镇  榷茶  财政收入  王安石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描述:历朝茶考析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我国茶是自中唐以后开始的,由于茶叶生产不断向前发展,销售量越来越大,统治者认为必须施行茶,加以控制,以期从中获得利益,增加
北宋保甲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区域差异
作者:陈晓珊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保甲法  王安石变法 
描述:正是对相关问题采取的对策。而在京畿地区,为了削减驻军和军费而推行保甲法,但由于当地的区位特点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围绕保甲法的推行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引发了相关讨论,反映出北宋政治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王安石政论中人才思想的三大矛盾
作者:徐世民  来源: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思想  多才  少才  变法  育才 
描述:通观王安石的政论文章,其人才思想中有3个突出的矛盾点:即多才与少才,用才与留不才。先变法后人才和先人才后变法。这其中既显示了王安石的人格与思想特色,也反应了他思想上的无奈和部分失误。
苏东坡以谬谬驳倒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演讲与口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苏东坡以谬谬驳倒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