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4)
报纸(74)
学位论文(27)
图书(13)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8)
地方文献 (25)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3)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0)
2013(54)
2012(65)
2009(49)
2008(55)
2007(49)
2002(21)
1998(21)
1997(21)
1995(36)
按来源分组
家庭医学杂志(3)
四川中医杂志(2)
祝您健康(1)
辽宁中医杂志(1)
河南中医(1)
中医文献杂志(1)
民主(1)
健康世界(1)
江西中医药杂志(1)
国学(1)
城市域与“第二自然”:论徐芳
作者:李有亮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芳  城市诗歌  “第二自然”  “低姿态飞翔” 
描述:徐芳是中国当代诗坛女性诗人重要代表之一。她从事诗歌创作三十年,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第二自然"诗歌美学观,并在诗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诗歌特色:一种纯境界的持守
李壁《王荆公注》与“以史证
作者:何泽棠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壁  王安石  诗歌注释  以史证 
描述:节,解释了用"赋"、用"比兴"、用典等各类诗句的意义。李壁还考证了部分诗歌的创作时间,并由此推证了诗意。
冯咏《江西派论》及其对江西派内涵的解读
作者:邱美琼 王晶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咏  《江西派论》  诗学传承  政治与学术  地域 
描述: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春官》“六”之“兴”与《诗经》之“兴”
作者:孙定辉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六"  祭祖之兴  诗经   
描述: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之“兴”,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可以兴”应译为“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并非《周礼》“六”之“兴
“临川四梦”引《》所见汤显祖“《》教”观
作者:戴健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教 
描述: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
关于《牡丹亭》中的“集唐”
作者:吴凤雏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出处  出处 
描述:明人汤显祖传奇名著《牡丹亭》中,共出现"集唐"69首,历来未有将其出处(所集诗句之作者和所出之诗篇)全部注齐者。经大量查考证实:此69首(共280句)"集唐",分别集自129位家的270余首
《长生殿》传奇末尾的八句
作者:黄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传奇  李商隐  末尾  读书札记  中国古代  牡丹亭  徐朔方  桃花扇  印刷本 
描述:期以来
《闺塾》的“定场诗”和“下场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定场诗”  “下场  戏曲 
描述: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广场上写着春天的
作者:孟敦和  来源:太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场  雕塑  城市  窗口  幻想  小巷  机动车  自行车  压路机  马头山 
描述:~~
黄鹤楼词曲选详注
作者: 李远源 汪昭才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诗歌  中国   
描述:黄鹤楼词曲选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