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培翚的《仪礼正义》
作者:杨向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义  庶人  卿大夫  周礼  中国传统文化  丧服  诸侯  左传  丧礼  蔽膝 
描述:余年,成《仪礼正义》四十卷。自述
立德立论——《婴童肺论》
作者:李香玉 郑明显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婴童肺论》  王烈  学术经验 
描述:性的《婴童论》,全书二十余万字,分为上篇:的基本理论中篇:肺的证治探讨;下篇:肺的方药研究.论中通过多年大量的研究资料,阐述王老对小儿病的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以及方药方面的实践成果. 王老步入杏林40载,毕生致力于小儿及呼吸系统病证的研究,尤以小儿哮喘为专。在书中,王老总结了他将疾常见证也为热、咳、喘、哮、痰5个证.以证带病,病证结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小儿清热灵、小儿白贝止咳灵、小儿肺热平、小儿治哮灵、小儿哮咳喘等8种肺系列新成药的问世,为防治小儿肺系病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系列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方药研究等工作中,最有代表性,而且能充分反映王老学术思想和经验的著作,当推《婴童肺论》.自古以来,尤其来代自《小儿药证直诀》始创专论以后,代不乏著,而以肺为专论者实属罕见.《婴童肺论》收载73 篇有关肺的论述,值得...
《万斯同评传》、《全祖望评传》
作者:申屠炉明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斯同  全祖望  《周礼》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万斯大  王夫之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刘申叔遗书》  黄宗羲 
描述:清初浙东学术主经世致用,以长于史学而有名于世。自黄宗羲以下,有万斯同、全祖望辈继起,薪火相传,蔚为可观。如何以现代学术文化的目光审视、总结该学派思想是一个大课题,而作为个案研究的万斯同、全祖望等近年已出现了若干可喜的成果。
精神家园的追问与救赎--王英琦《乡关何处》
作者:沈爱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类精神家园  王英琦  救赎  乡关  资本主义  作家  哲学意义  精神危机  精神世界  海外游子 
描述:义上来说,他们实际上正在实现着又一次人生壮丽的心灵之旅,那就是对于普泛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迫切追问以及对之深刻领悟后的宗教般的救赎。就个体或整个人类来说:“精神家园”的荒芜是十分可怕的,它意味着惊人的人类心灵之柱的朽溃、精神的败落、道德的沦丧,甚至于“种”的灭绝。正是因为这
〔吴虞集〕后所想到的
作者:周一良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虞  虞集  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  实事求是  蒋介石  四川  袁世凯  印象  悼亡诗 
描述: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不仅明确指出吴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指出他以后并未放弃反孔、非孺的立场,所以才有后来反对蒋介石所提倡的尊孔读经之举。
露冷流萤——汤显祖的《江宿》
作者:白云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小诗  感染力  水鸟  波光  封建社会  艺术  朦胧  伏天  秋寒 
描述:凋零衰微的秋林更显得迷
王英志的《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
作者:田耒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传统  诗论  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美学  学术研究  美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  发愤著书  近十年  古典诗学 
描述:在自己选定的古典诗学和美学的领域里,覃思笃悟,辛勤笔耕,先后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同时出版了《清人诗论研
《游褒禅山记》
作者:李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大段  王安石变法  记游  前洞  慧空禅院  公元  官僚地主  北宋王朝  议论中 
描述: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弊病。嘉佑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改革朝政的措施。虽未引起重视,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局部地区施行过一些政治改革。
“以五十颂处”解释(金文札记)
作者:刘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微史  武王  札记  归藏  周公  《周礼  周易  卦辞  郑玄注  周原 
描述:了“以五十颂处”。虽然是一句之差,但其中的奥妙颇耐人寻味。
研究苏轼文论随想四则
作者:师飚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改革思想  相似之处  改革主张  富国强兵  兵民合一  宋仁宗  制科  革新 
描述: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