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礼》饮食制度述略
作者:蔡锋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饮食制度  饮食结构  文化 
描述:基础。但与后世的饮食水平相比,其饮食结构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王安石理财思想述略
作者:张扶直  来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丰变法  理财 
描述:幻想性。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 ,11世纪王安石的改革固可失败 ,但他的改革思想(包括理财思想 ) ,却给 2 1世纪的人们留下了相当广阔的探索空间。
周代狩猎文化述略
作者:黄琳斌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狩猎文化  《诗经》  《周礼  周人  周宣王  狩猎诗  吕思勉  社会生活  环境保护观念  自然地理环境 
描述:人的狩猎活动,其中有13首诗直接涉及狩猎,它们分别是《国风·周南·兔》、《召南·野有死麇》、《召南·驺虞》、《郑风·叔于田》、《郑风·大叔于田》、《郑风·女曰鸡鸣》、《齐风·还》、《齐风·卢令》、《齐风·猗嗟》、《秦风·驷■》、《小雅·车攻》和《小雅·吉日》,而直接描述农田生产的诗篇仅8首;此外,《豳风·七月》涉及耕田、狩猎、蚕桑、酿酒等生产生活各个部门。从数量上看,狩猎诗比农事诗占较大的优势。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固然不能简单地从这个数量对比中断定狩猎在周代经济生活中唱主角,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周人对狩猎的重视程度。再从这13首狩猎诗本身分析,其主人公涉及天子、诸候、士大夫和庶民等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其感情倾向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狩猎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猎手技艺之高超、田猎场面之盛大不断受到赞美,可见...
西周采邑制度述略
作者:吕文郁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邑  西周时代  卿大夫  西周金文  政治制度  周代  周礼  铭文  西周王朝  发展阶段 
描述:采邑制度作为分封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周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这一制度不仅对周代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都有深远影响。研究周代采邑制度,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采邑制度从产生到衰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其具体内容
蜀石经述略
作者:李志嘉 樊一  来源:文献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经  残石  左传  拓本  古文尚书  毛诗  周礼  晃公武  经书  文字 
描述:石经,顾名思义,是刻在石碑上的经书。在封建时代,它是由官方统一制定,立于各朝首都太学,供士子学习和校写经书所依据的标准文字,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明代文学发展阶段述略
作者:郭明志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发展阶段  易代之际  汤显祖  公安派  台阁体  发展脉络  长篇小说  《金瓶梅》  王世贞 
描述:的观点是“二分期说”,即以明中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
江西古代书院述略
作者:胡青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书院  清代江西  中国教育史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教学功能  书堂  讲学  文化史  理学 
描述:书堂制定了详细的规条,当代学者认为这些规条是教学式书院规范化的标志。
乐史及其家世述略
作者:罗伽禄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乐史  乐史生平  乐史生平  乐史家世  乐史家世  乐史祖裔  乐史祖裔 
描述:其故里为霍源;其子裔中也不乏行绩突出者,如其子四人皆为进士,尤以子黄目最显;其后人有随宦而外迁于大江南北,也有散居于宜黄之周边县区,繁衍生息。
《周礼》“六诗”述略
作者:徐丽鹃 陶水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诗"  体用  "诗"  仪式  "六义" 
描述:的内容主要是占卜祝辞;在祭祀仪式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祭祖颂歌,而在礼乐文化中,其内容主要是不同典礼场合演奏的礼乐歌辞.《周礼》中“六诗”的概念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步生成、丰富和完善的.
宋代巴蜀经学述略
作者:舒大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巴蜀  魏了翁  古文  范祖禹  王安石  春秋  南宋  北宋  朱熹 
描述:昭曦、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