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立论思维模型与实践(七):质疑立论思维
-
作者:徐江 陆希翠 赵欢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质疑思维 蔺相如 思维方法 王世贞 诚信 王安石 逆向思考 实践 否定
-
描述:质疑立论思维概述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局长在茶馆里跟一老者下棋,正当难分难解之际,跑来一个小孩跟这位局长说:"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者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局长答:"是我儿子。"请问吵架的两人跟局长是什么关
-
北师大版五(上)第四单元
-
作者:张新东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文 单元 王安石 北师大版 六要素 贾岛 默读 枫叶 主要内容 扩展法
-
描述:一读:这一单元共有4篇课文,我快速浏览课文,捕捉并画出了与主要内容有关的词句。(见下表)二读:我默读课文,整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的表达顺序,完成填空。1.起初,我看到朋友院里
-
苕溪渔隐论宋诗宋调之形成:以欧、王、苏、黄诗风为例
-
作者:张高评 来源:中国学术年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苕溪渔隐曰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宋诗宋调 推陈出新 创意造语
-
描述:探讨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网站的构建及其应用等问题,旨在充分发挥课程网站在教学中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与课程网站的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刍议感悟型文章写作的训练方式
-
作者:张剑鹏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 中学生 文章写作 作文 写作对象 历史人物 王安石 成就事业 生活中 直觉
-
描述:由于对高分作文的追求,许多中学生喜欢以历史人物为写作对象,而又对这人物知之不多,理解不深,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的文字,表面看来,美丽可人,但内里空洞无物。于是我们提倡写作感悟型的文章,它要有事有理,还要有情,事中得理,理中见情。这恰恰是治疗中学生写作时远离生活,无事入笔、无病呻吟的一剂良方。
-
你可知道杜甫读了多少书
-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诗 王安石 读书 戏为六绝句 古今 咏怀古迹 东皋 杜诗 庾信 原因
-
描述:《东皋杂录》云,有人问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王安石回答说:"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把读书多看做杜甫诗"妙绝古今"的唯一原因,应当说是不全面的。但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
-
触摸历史
-
作者:朱怡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人 王安石 司马迁 范仲淹 梅花 岳阳楼记 史记 韵律 博爱 嬗变
-
描述:轻触历史的扉页,追忆千年的古香。思绪穿过红尘,回到《史记》的厚重,回到《岳阳楼记》的超然,回到《梅花》的落寞。释卷,满室芳华。坚守之心的韵律一曲史家之绝唱诉尽了历代王朝的嬗变更迭;一首无韵之离骚写尽了风云的变幻莫测。
-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
-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
-
宽容之境
-
作者:崔雨风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宽容 晏殊 政治生涯 宋仁宗 宣徽使 宰相 吕惠卿 个性 武则天
-
描述:王安石去拜访临川同乡、当朝宰相晏殊。晏殊看他好久后,才说了一句:"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晏殊的这句话,让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晏殊针对他的个性与为人的一个恳切告诫。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王安石
-
亦情亦趣诵古诗
-
作者:徐爱莉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调动学生 吟诵 语文课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梅花 自学方法 拓展 异文
-
描述:自学时可让学生在书上画符号,熟练后可省略。
-
国学语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王安石 苏轼 荀子 晁错 超世 政教 慈溪
-
描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