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冗兵”析
-
作者:王育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唐宋之际 冗兵 征兵制 土地占有 人身依附关系 兵农合一 军队 王安石 厢军
-
描述:兵制被“兵农分离”的暮兵制所取代的必然结果。透过北宋“冗兵”问题的种种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
论北宋的吏治改革
-
作者:张肃璠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治改革 王安石 范仲淹 北宋时期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社会改革 官僚机构 历史经验 社会危机
-
描述:我国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范仲淹、王安石先后都进行了社会改革。他们在革新吏治、清除政治积弊方面的尝试,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历史经验。今天,认真探讨一下北宋时期的吏治改革,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
论北宋中期词的变化
-
作者:邓乔彬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雅俗结合 新旧党争 士大夫 对立面 王安石 黄庭坚 俗词
-
描述:雅俗结合。词人所作,兼备雅俗,王安石、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有不少俗词。
-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
作者:鲁先圣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宋代文化 文坛领袖 陈先生 苏轼 陈寅恪 中国文化史 当代学术
-
描述: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
-
北宋时期历史观
-
作者:王立 张艳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周敦颐 邵雍 "二程" 张载 李觏
-
描述: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史学方面,出现了很多史学大家,著述颇丰,无论是从体裁还是篇幅,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史学作为宋代史学的起点,其作品
-
北宋党争与碑志初探
-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士大夫阶层 政治文化 王安石 司马光 新旧党争 欧阳修 北宋中后期 创作 墓主
-
描述:的修辞策略。
-
浅谈北宋的冗官
-
作者:覃延欢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末年 统治机构 枢密使 中央机构 枢密院 王安石 中书省 统治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俸禄
-
描述:官衔,也只是领俸禄而不管事。实际管事的机构仅是二府三司,所谓二府,就是宰相所领导的中书省(称为政府)与枢密使所领导的枢密院(称为
-
北宋的改革实验
-
作者:梁盼 来源:新财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中期 经济改革 中央政府 社会矛盾 富民强国 国防开支 基尼系数 小额信贷 贫富差距
-
描述: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之下,通过经济改革,同时增加国民和中央政府两方面的收入,从而推动人事和军事上的改革,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北宋中期,宋代的社会经济问题集体总爆发,财政入不敷出,国防开支逐年猛增
-
苏轼:北宋文学的制高点
-
作者:聂作平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苏轼 唐宋八大家 文学家 书画家 王安石 眉山 杭州
-
描述:”。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试谈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及其改革实践
-
作者:陈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思想 经济制度 封建社会 广大人民 王安石变法 主要内容 封建国家 阶级矛盾 地主阶级 儒家
-
描述:入侵者妥协投降。王安石的经济思想是他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财政经济制度的改革实践则是他执行法家路线的主要表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及其改革实践,对于总结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