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游庙题诗谜
-
作者:韩文兴 来源:老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谜 汴京 题诗
-
描述:有一天,王安石与友人游览汴京。当他行至管仲鲍叔牙庙时,便在庙墙题诗一首。诗日:“两个伙伴,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
-
王安石在皖经历散考
-
作者:陈友冰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舒州 诗文创作
-
描述:王安石任舒州三年,是他任地方官时间较长一次,也是他为解除农民困苦、破解当时经济困局思考最多的时期之一.可以说,后来变法的一些政治设计,在舒州任上已具雏形.文章主要就其在舒州任上经历及其前后在皖诗文
-
王安石的“非常相权”与其后的异变
-
作者:虞云国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非常相权 制置三司条例司 权相专政
-
描述:太厚”,他们都主张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彻底改革,以期国家一劳永逸地走上正轨。在这种思路的主导下,更兼旧党元老的不合作态度,宋神宗就毫不迟疑地对其理想的宰相赋以“非常相权”。王安石“这类人思路开阔、眼界
-
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
-
作者:张建民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善说 性善恶混说 性不可善恶言说
-
描述:说明他在熙宁元丰间的人性论认识趋于稳定,此亦为其人性论认识的成熟表现。安石人性论既开宋儒言性之风,给理学与心学以影响,且为熙宁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
王安石扬杜抑李论
-
作者:王书华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李白 杜甫 评价
-
描述:李杜优劣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自唐代元稹首倡扬杜抑李以来,到宋代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王安石具有鲜明的扬杜抑李的倾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较之于李白而言,王安石
-
论王安石诗歌中的“唐音”
-
作者:郑陶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音 复归
-
描述:王安石诗歌创作深受唐诗影响,他前期参政时所作的咏政咏史诗和晚年退隐时所作的绝句,都体现了对唐诗的继承和摹仿。尤其是晚年的荆公绝句,在复归唐音的努力中达到了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
高福长:
我与舒同的一生缘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晨6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福长:
我与舒同的一生缘
-
“一生爱好是天然”――大型舞剧《牡丹亭》观后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袂推出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在京演出受到中外观众的关注,这个被不断演绎的传奇故事,又一次成为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
1.说《牡丹亭》不能不说汤显祖,更不能不说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梦”)。西人弗洛伊德释“梦”,认为是体内被压抑的“力比多”的一种
-
陈孝逸:那种深爱 一生难忘
-
作者:叶小玲 来源:汉江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记者叶小玲
“扛着摄像机奔波在荆楚大地田间地头的时光,每天接着地气,和父老乡亲在一起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充实,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提起之前的媒体从业经历,陈孝逸依旧满心感动。
陈孝逸,1971年出生,参加工作近20年,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外采记者编辑,文艺类电视节目编导,也从事
-
一生赤诚为革命璀璨阳光未及身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玉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一生,谁听了都会一掬同情之泪。
我初识陈道生是在1942年夏末。当时我率海燕篮球队出征坎门与白浪队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