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临川四梦”关于人的哲学思考
-
作者:黄仁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考 权势欲 邯郸 仕宦生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明代社会 太尉 十三年 思想倾向
-
描述: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
-
粤剧改革有新篇——由《梦惊邯郸》说起
-
作者:梁鼎英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邯郸 梦惊 思想观念 戏曲艺术 汤显祖 改革 市场经济 艺术变革 思考
-
描述: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和文化生活的繁富多元,粤剧艺术在艰难中依然奋进着。粤剧界中人迈出了各种步子,都在各自的思考中努力地求变出新。参演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的广东粤剧院二团的新剧《梦惊邯郸》,未必迈出了惊人
-
原来粤剧可以如此精彩——观《梦惊邯郸》有感
-
作者:罗丽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粤剧 梦惊 汤显祖 精彩 明代戏剧 朝廷官员 官场 梦境 剧情
-
描述:的崔家,与崔氏喜结姻缘。崔氏许以重金,教他以钱买通各朝廷官员,
-
中国戏曲创作多梦的心理透视
-
作者:林荣芹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戏曲家 汤显祖 《牡丹亭》 中国戏曲 心理透视 社会理想 作家 哲学沉思
-
描述:中国戏曲创作‘哆梦”。梦境描写不但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手段,更是戏曲作家观照人生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梦境的哲学沉思,把目光重新投向现实并折射其社会理想。
-
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
-
作者:陈晓芸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戏曲小说 汤显祖 红楼梦 创作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 元杂剧 审美特性 意象
-
描述: “同源而异派”的戏曲小说,是元明清时代盛极一时的二种文学样式,审视元明清戏曲小说,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杂剧、戏文、传奇,还是各类题材的小说,都涌动着一股梦创作的潮流,它从思想意蕴、艺术效应以及审美
-
《浮生六梦》:百感人生尽付昆曲
-
作者:罗屿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杜丽娘 恭王府 江苏省 牡丹亭 红楼梦 演出 汤显祖 寻梦 柳梦梅
-
描述:六出关于梦的名段,好似人生百态,在柔美的昆曲中,与我们不期而遇胡同深处,庭院深深。水榭边,丝竹声声。歌台上,水袖曼舞。将相王侯、才子佳人一个个粉墨登场。这一切都好像梦中的情景。2008年8月底
-
从《风流梦》改本看冯梦龙之戏曲改编
-
作者:杨坤 来源:文学前沿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梦龙 戏曲改编 杜丽娘 风流 古籍出版 传奇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情节结构
-
描述:变更其主旨结构、修订音韵格律、对其改名换性而行诸于世,他在《双雄记·叙》中所云:……余发愤此道良久,思有以正时尚之讹,因搜戏曲中情节可观者而不甚奸律者,稍为窜正。年来积数十种,将次第行之,以授知音。所改诸作包括其自著二种(?)被后人结集为《墨憨斋定
-
幻实之间:梦的叙事与意蕴
-
作者:朱夏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叙事 “临川四梦” 戏剧场面 思想意义 思想观念 汤显祖 梦境
-
描述:临川四梦实际上不是四梦,而是三梦,因为《紫钗记》不过是汤显祖形成自己风格之前的试笔之作,虽然它在情节的构造上出现了梦境,但它并不是全剧情节发生转折的关目。因此,无论是在戏剧场面的选择安排,还是在剧本
-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
-
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文艺创作 理论意义 汤显祖 古代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批评 我国古代 梦境描写
-
描述: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梦释戏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