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67)
期刊文章(4729)
会议论文(84)
学位论文(10)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58)
地方文献 (25)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4)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3(235)
2012(294)
2011(294)
2009(238)
2008(253)
2007(228)
2005(197)
1996(114)
1988(117)
1986(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3)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8)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5)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
两岸关系(1)
文化遗产(1)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1)
求是(1)
流行歌曲(艺考)(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谈《世医得方》的灸疗特色
作者:黄世福 蔡国弘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灸疗    灸法  危亦林  骨伤科  灸治  特色  元代  医学  针灸 
描述: 《世医得方》,系元代江西南丰医学教授危亦林(1277—1347)所编著。该书乃取平时所用古方,验而无失者,并与其家传五代以来得之师授者,类萃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书中按元代医学科目
《世医得方》伤科证治特色
作者:邹来勇 涂国卿 汤群珍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伤科 
描述:《世医得方》系元代骨伤科医家危亦林所著,其对骨伤科病症的治疗,最重要贡献是悬吊过伸复位法治疗脊柱屈曲骨折。而在伤科方药应用方面,危氏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不但载有经验古方,而且详述了家传
《世医得方》眼科学术成就举要
作者:肖家翔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科    形成与发展  病因病机  中医世家  辨证  五轮八廓学说  眼病  危亦林  木论 
描述:《世医得方》为元代医学家危亦林所著.亦林出身于中医世家,其伯父熙载精于眼科,亦林得其真传,因而在《世医得方》中列“眼科”,一卷,以明后学,影响极大,兹就是书有关眼科论述作一探讨,举其要者于后,冀
危亦林及《世医得方》
作者:相鲁闽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外伤科  麻药 
描述:科兼妇人杂病三十三门,五
对元代名著《世医得方》的研究
作者:徐春娟 陈荣 陈建章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学术思想  现代研究 
描述:、玉屏风散、归脾汤、二妙散等活跃在现代临床;《世医得方》早年就传至日本、朝鲜并对其骨伤学形成了影响,脊椎骨折复位及固定术技术等使中医正骨在中世纪流传至西方。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方》突出成就主要是骨伤科
《女科百全书》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程志源 吴苏柳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科百全书  龚居中  源流  校注妇人良方  学术思想 
描述:的准备等。[结论]《女科百全书》为辑录本,其书博采众长,作者学术观点鲜明,为中医妇科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生育保健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其所述生男生女、转女为男之法等理论应当摒弃。
异质环境──论《红楼梦》环境与人物对照的审美心理效应
作者:杜奋嘉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审美心理效应  异质环境  环境与人  宝玉  秦可卿  林黛玉  曹雪芹  潜意识  《牡丹亭》 
描述:异质环境──论《红楼梦》环境与人物对照的审美心理效应杜奋嘉《红楼梦》对环境的传移模写的绝妙之处,在于呈现出一种“心物同构”的交融美、统一美。“内外胥融,心物两契”,“举物即写心”①给人以和谐、冷静
儒道互补人格: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
作者:涂阳军 郭永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道家  人格  道家人格  儒道互补人格  比较心理传记学 
描述: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格特征。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人类理想  人类理想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描述:社会现实,但事实上传达了社会及人物心理的真实状况。因此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究该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而使得该剧对于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该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梦幻
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
作者:骆正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作品研究  戏剧艺术评论  心理分析  昆剧 
描述:汤显祖的想象与梅兰芳的矛盾表演 : 昆剧《游园》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