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誉扬海外 功著书林--记书法教育家吴炳伟先生
作者:李金彝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理论  书法教育家  神形兼备  王僧虔  书法作品  书法家  形质  境界  古人  吴炳 
描述:是既不脱离形,而又重视了“神采为上”的这一方面。
传帖妙解八分书——新见李瑞清三幅书法真迹
作者:陈礼荣  来源:书法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等作书要诀上,有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解说。
明“曾稔墓志铭”与程南云、夏昶书法
作者:董建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太常寺  四十年  千字文  翰林院  吉水  篆书  明代  书法家  文字 
描述:□□□□□□□□□志铭\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前国史总裁泰和王直撰文\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东吴夏昶书丹\通议大夫太常寺卿兼经筵侍书广平程南云题盖\曾氏□□□□□□□曰宗者始徙居吉水之住岐,世以儒为业。公高祖少晖□\兴元路教□□□□以礼(坐)
观察家 朱京生 主持人语批评□邱振中 书法究竟是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观察家 朱京生 主持人语批评□邱振中 书法究竟是什么
近代高等师范学堂创设“手工图画科”的第一人:李瑞清与书法
作者:孙洵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书法家  师范学堂  第一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青年学者  国画  手工 
描述:等,此论一出颇得与会代表赞同。于是会议
金石书风 一脉相承--李瑞清、胡小石、游脉相承书法教育面面观
作者:傅爱国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金石书派  李瑞清  胡小石  游寿 
描述:尝试、被实施、被维护的历程,其教学性质和内容标志若我国书法教育从写字的实用立场向书法艺术性的转换;其承传单访单授的课余性,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传统私学的形式,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所做
弘扬临川文化 推进赶超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汤显祖  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  竞争优势  迫切需要  十六大  文化底蕴  经济文化一体化  中国戏剧史 
描述:盛事,它必将为抚州的文化建设添上一笔浓墨重彩,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市实施赶超发展。$$390年前,汤显祖以
申遗后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范思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戏班  戏班  传承  传承 
描述:成了半班,后发展为抚河大班。解放后,地方戏剧高速发展,被定名为抚州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地方剧种,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度是当地老百姓娱乐方式的首选。2010年6月2日,被列入
改革才是抚州采茶戏发展之路
作者:黄仁川 郭放 王勇  来源:光华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改革才是抚州采茶戏发展之路
江西省乐安县民俗“装故事”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卢芳 杨易  来源:新课程(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装故事  抬儿郎  打秋千  民俗文化 
描述:从明万历年间起,江西省乐安县湖屏坪村就流传着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装故事",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随着历史的发展,"装故事"由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