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适思想研究:从对程朱道统观的批判谈起
-
作者:孙华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适 朱熹 陈亮 陆九渊 道统 易传 永嘉学派 王霸之辩
-
描述:道體所進行的改造。此章可見出葉適重視人事剛健不息之積極精神,及與朱熹學說之分判;第三章透過人性論、認識論、教學法三方面,討論葉適對於《中庸》「天命之謂性」、《孟子》「貴心官賤耳目」、《大學》「致知在格物」等說法之批評,此章可見葉適對於客觀禮法制度之重視,及與陸九淵、楊簡等心學之分判;第四章藉由朱熹以道德言政治之不足,以及陳亮為求現實事功而為漢唐君主曲解背書之弊,凸顯中國政體建立制度的必要性,此章可見葉適永嘉之學與陳亮永康之學之分判。第五章檢討葉適學說之優缺點,並衡定其思想價值。 經由以上的討論,本文歸結葉適學說重視「人事施為」與「客觀制度」的兩大特色。就南宋積弱不振之國勢與朱熹、陸九淵等內聖心性之學闡揚之時代背景觀之,葉適學說欲由外王客觀制度以補其缺弊,實有其意義與價值。惜其說往往因過度強調外王制度而無法正視內聖心性之價值。
-
《周礼》与北魏变法及其对後代政治制度之影响研究
-
作者:林映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政治 六官 三省六部 改革
-
描述:的關係,包括北魏變法前的社會背景、變法的實施、變法後的成果以及變法後的影響。 第三章討論《周禮》六官與北魏官職的關聯,從《周禮》六官間的同官聯事、異官聯事、《周禮》六官所職掌的相關性來探討,並論述北魏官制之架構,接著論述《周禮》六官與北魏官職的關聯,由北魏官職中官職的職掌看出為《周禮》所影響的痕跡與關連性。 第四章討論北魏以《周禮》變法對北魏以下政治的影響,由六部制的成熟與確立,每個朝代皆可見其演變的痕跡,演變過程中,或是強調皇權,或是加強吏部職權,亦或是重視戶部職務,皆可見到每一朝代實施某一措施所代表的意義與所欲達成的結果,由此發展至清代,部門的分類更是龐雜,但皆可見從《周禮》精神架構發展而來的痕跡。 第五章為結論,主要總結本篇論文之觀點,論述《周禮》對歷代國家社會的影響。 【關鍵詞】:《周禮》、政治、六官、三省六部、改革
-
《兵经百篇》军事战略思想之研究-以第一次海湾战争为例
-
作者:巫颖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兵经百篇 海湾战争 军事战略
-
描述:,而後分析明朝末年的戰略情勢,並且討論揭暄的軍事戰略思想,最後則以揭暄軍事戰略思想中,有關建立與使用軍事力量的觀點來分析第一次海灣戰爭。 本文認為揭暄在軍事戰略思想上,有五項重要原則:分散原則;更替原則;延遲、速決與牽制;超軍事力量;點眼。然而這些原則也還是會受到時空環境與戰略目標、手段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於戰爭的勝負結果,不盡然存在決定性的影響。
-
心师造化-谢逸娥画荷之创作研究
-
作者:黄谢逸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荷花画 师造化 水墨画
-
描述:)透過對荷花之實地觀察及描繪,並藉由研究心得及運用傳統或現代的各種 水墨表現技法,希望能在研究創作中建構出自我繪畫的風格。 (三)希望透過閱讀、蒐集、攝影、寫生,完成一個新的畫荷論述,為畫壇略盡
-
地志与记忆:南宋地方百咏组诗之研究
-
作者:刘芳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董嗣杲 地方百咏 南宋 地方 记忆 方信孺 曾极
-
描述:百詠組詩形式分別歌詠南海、金陵、西湖之意識、三組地方百詠組詩之內容特色與文本中呈現的地方記憶與地方感。地方百詠組詩之文本脈絡歷經魏晉、唐與北宋,融合園林題詠、行旅古蹟題詠與詠史組詩之文化底蘊。其興盛的原因有:一、宋代旅行活動盛行,名勝景點興起;二、南宋疆域改易,造成南宋詩人的地域認同呈現多元複雜的心理;三、南宋出版業興盛,讀者對於地誌文本有可供資鑑與再現地景的要求。而方信孺南海百詠、曾極金陵百詠、董嗣杲西湖百詠分別記憶了南宋中晚期廣州、金陵、西湖三地的自然景觀與其人文歷史,亦在其中寄託了個人情志與記憶。
-
明代遣官赈济之研究:以何乔新被遣赈济为例
-
作者:游仲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巡抚 侍郎 遣官赈济 何乔新 李衍 贾俊 叶淇
-
描述:層級逐漸微官化,係成正比。該制在明代經歷三次轉變,所派出的官員,論其品級逐漸微小。這會影響到該員執行權力,亦造就「督理荒政」關防之初現。 論被遣賑濟之官的個人操守大不相同,亦導致時人對於該制是否進行於災區存了很大爭議。尤其是嘉靖年間的席書:他本身涉及議大禮之議題,讓原本僅單純賑濟之事,變得錯綜複雜。一場政治角力之後,席書擺脫了被指控的罪名。 何喬新為宦經歷係從京官低階再轉入地方官,而後入朝為官,係明代典型升遷方式。分析何氏擔任地方官時,主軸觀察他的為人以及賑濟作為:雖然賑濟作為不能代表他的賑濟思想,然就現有史料僅能呈顯他的賑濟作為──更凸顯地方性特色。 其次,描繪何喬新被遣賑濟之實例:成化二十年山西發生旱災,隔年一月朝廷所做決策,經過臣僚討論之後,乃何喬新以刑部侍郎派往山西賑濟。何氏賑濟之方式,跟他在擔任巡撫時期,是有繼承。巡撫在救濟山西同時,亦有何氏指揮救災,呈顯救濟雙軌運作,但因為何氏與巡撫葉淇官階平行,故比較難以上對下給予命令。 李衍賑濟陝西、賈俊賑濟河南,他們與賑濟之區相關性,以及其背景與為官經歷跟當地是否連結?李氏擔任過京官內的小官,而後轉任地方官,再回到朝廷。他比賈俊與何喬新更早至陜西擔任事務,不久才任命為兼職賑濟。賈氏以「末代」監生出任科道員,而後轉任地方官,最後入朝為官。他與何喬新相同地曾在被遣賑濟之區擔任過職務,同時命至災區做賑濟之務,但不同時間召回朝廷。 觀察他們所做賑濟之行為,雖無法擺脫過去賑濟之作法,甚至到達當時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極限,亦無嘉靖時期席書因政治因素弄得滿城風雨。因此,救活不少災民以及安置他們,不至於淪落為流民或官府眼中的「賊寇」。
-
汤显祖诗研究:思想历程的建构与「家」的探讨
-
作者:陈孟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诗 家 情
-
描述:發展歷程。這一個思想歷程,同時也是湯顯祖一生實踐並整合個人生命與家族使命的過程。透過這一個思想歷程可以發現,湯顯祖個人所欲展示的也是現代研究主要建構出的,那一個獨立而獨特且洋溢著個人精神的自我形象
-
虞集诗文研究:学术主张与情感积累的寻绎
-
作者:吴琼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虞集 南人 生平叙介 学术主张 情感积累
-
描述:虞集的生平,其次便是點校、爬梳與解讀文本,再者便是整理、分析與綜合散見於各種的元代文學史、詩歌史、學術專著與期刊論文之虞集相關論述,以作為本文的研究背景。
在掌握虞集的生平與解讀文本的過程中
-
将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实践研究
-
作者:胡素群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研究 课堂生成 课堂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爱因斯坦 陆九渊 学生
-
描述: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爱因斯坦也说
-
蔡楠微型小说研究:以《水家乡》为例
-
作者:周佳钰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楠 水家乡 文学艺术特色 文学内容特色
-
描述:读和分析,结合作者生平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分别从《水家乡》的作品内容所表现的写作特色,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探讨蔡楠创作风格的特点以及创新之处。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去认真的感悟蔡楠的小小说写作风格,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