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初读《天问——明末春秋
作者:从维熙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初读  《天问》  中国作家  从维熙  《牡丹亭》  中国大陆  历史真实  小说  小姐 
描述:初读《天问——明末春秋》从维熙作家以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才情,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凝重而真实的明末清初全景图。从史学的角度讲,作家占有大量的翔实材料,无论对崇祯、皇太极以及李自成——一度三足鼎立而后
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
作者:李奉戬 刘玉新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文学  中国古代  性禁忌  季节背景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故事  《娇红记》  爱情剧  《西厢记》 
描述: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李奉戬,刘玉新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曾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偏重春秋两季的事实。①其实,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如此,在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中,特别是爱情文学中,春、秋二季也是常用
□人物春秋 王安石吃菜 □ 齐夫
作者:暂无 来源:东营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记:王安石做参知政事时,朋友给他家里送了一块鹿肉,说是因为他特别爱吃鹿肉。王夫人听说后,觉得奇怪,说:“他从来不挑饭菜,你怎么知道他爱吃鹿肉呢?”朋友回答说:“他上次吃饭,只把一盘鹿肉吃光,别的菜却全剩下来了。”夫人又问,他吃饭时,鹿肉放在什么地方?朋友说:“在离他筷子最近的地方
《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居民管理
作者:于云瀚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居民  春秋战国时代  《管子》  居民组织  春秋战国时期  “里”  军队编制  周礼·地官》  非血缘  周礼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城市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状况进行广泛的研究,并在城市经济结构、市场管理、城市规划与布局诸方面
公羊“三统”说与何休“《春秋》王鲁”论
作者:黄朴民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三统说  五德终始说  通三统  “三统”说  春秋公羊传解诂》  历史哲学  何休  《公羊》  董仲舒 
描述:“三统说”与“世说”一样,都是《公羊》学派观察与解释历史演变以及动因的基本理论内容,属于《公羊》学派历史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公羊》家通过它来说明历史上各个朝代兴衰更替的内在关系,描述社会嬗递
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
作者:范学辉 吕仁祥  来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行政制度  《左传》  春秋时期  卿大夫  宗法分封制  《中国古代社会》  周礼  诸侯国  《说文解字》  《晏子春秋》 
描述:西周、春秋地方行政制度略论范辉.吕仁祥作为阶级国家逐渐演进、形成的西周、春秋时期,王权对地方的控制权与影响力主要建立在“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的宗法分封制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灾害救助
作者:暂无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灾害救助  国家  夏商时期  “封建”  周礼  思想体系  邦国 
描述:容。春秋战国时期邦国之间订立的盟约多把灾害救助列入其中,
中华文化传统导论
作者:罗炽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关系  关系  《周易》  《周易》  中国  中国  &《*周易&》*  &《*周易&》*  关系  关系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  中国 
描述:中华文化传统导论
文化 增刊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文化 增刊
文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