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曲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对《牡丹亭》传播形式的文化考察
作者:王省民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描述:,以便勾勒出其传播的历史轮廓,审视戏曲文化的社会价值.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形成之影响
作者:钱成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现  戏曲创作现 
描述:思想体系.汤显祖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从而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评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
作者:张树英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底本  校本  点校  戏曲作品  蒋士铨  戏曲古籍  汤显祖  曲律  断句标点  校记 
描述:近时,中华书局出版了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把蒋士铨现存的全部戏曲作品汇成一个专集,底本采用传世的最佳版本,校正了底本存在的错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工程,给读者和戏曲研究者提供了很多便利
主观与客观:戏曲创作方法(续)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多元
作者:苏国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戏曲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多元并存  西方现代派  西方现代主义  汤显祖 
描述:关于现实主义的含义众说纷纭,直到目前还争论不休。然而,高尔基如下一些观点却经常被人们所引用: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呢?简略地说,是客观地描写现实;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契
清代戏曲家疑年考略(三)
作者:柯愈春  来源:文献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熙  戏曲  周亮工  处士  生卒年  传奇  余怀  福建  玉蝴蝶  明清之际 
描述:裘》,今佚;二是著有《鸳鸯湖》传奇,今佚,陈维崧撰有《余澹心〈鸳鸯湖〉传奇序》,见《迦陵文集》;三是著《板桥杂记》,对明清之际南京的戏曲演员评介甚详。其友
勇破窠臼 力创新说:徐朔方先生与戏曲研究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朔方  戏曲研究  金元杂剧  中国戏曲  创新说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发表论文  五十年代  研究领域 
描述:京参加中国剧协召开的《琵琶记》讨论会,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戏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半个世纪以来,徐先生在金元杂剧、明清传奇及南
中国古典戏曲女尼道姑形象面面观
作者:邱瑰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妇女形象  戏曲创作  汤显祖  世情化  戏曲研究  尼姑  反宗教  色空  无名氏 
描述:空,汤显祖《还魂记》中紫阳宫的石仙姑,等等。这些女尼道姑,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爱情观之比较:解读莎士比亚喜剧和汤显祖戏曲
作者:安鲜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汤显祖  爱情观  爱情观  异同  异同 
描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东西方剧坛的两位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对爱情的看法既有着惊人的相似,也有各自的特性。本文试将莎氏喜剧和汤氏戏曲拿来做比较研究,从中探讨
晚明戏曲创作净丑脚色的强化
作者:张文珍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性效果  剧作家  剧场效果  脚色  宾白  喜剧效果  晚明  吴炳  看门人  喜剧气氛 
描述:当,给晚明剧坛带来浓郁的喜剧气氛,这是晚明作家有意识追求剧场效果的反映。台湾学者张敬在《论净丑脚色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的重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及曹雪芹的文学观念和悲剧精神
作者:高永江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悲剧精神  文学观念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小说  戏剧活动 
描述:等)和文学体裁(诗、词、骚、赋等等)。全书的中心关键是专注于对传统思想家引发的思考(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和禅宗)”几百年来人们对《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学样式的研究论述举不胜举,但对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