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2)
报纸(430)
图书(36)
学位论文(34)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53)
红色文化 (20)
地方文献 (17)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93)
2013(61)
2011(85)
2010(113)
2009(59)
2008(40)
2007(41)
2000(13)
1990(21)
1986(10)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8)
收藏家(2)
艺术市场(2)
百姓生活(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现代人才(1)
学习时报(1)
京华时报(1)
收藏·拍卖(1)
收藏.拍卖(1)
昆曲的那些
作者:苏晔 刘文峰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魏良辅  家班  女乐  杜丽娘  明代  汤显祖  园林  演出 
描述:。不仅仅是想象的意绪,明代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有道:"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也是乐师,死后就葬在昆山,也许,在唐代宫中雅乐和昆山之间有一种亲密联系,那可能是昆曲的前世,它的悠长和隐秘使我们心向往之。早期昆曲史上更为实在、突起而醒目的关节点是名叫魏良辅和梁辰鱼的两
作者:飞扬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宋徽宗  宋朝  三峡  饮茶习俗  禅师  和尚  纠结  中江 
描述:我国的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宋朝时,茶已经成为国库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宋朝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皇宫大院,到各种各样的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之清香,到处充盈着茶之生命。正所谓"上至官府,下至间里,莫之或废"。
宋苏适墓志及其他
作者:李绍连  来源:文物 年份:197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苏轼  苏辙  三苏  黄氏  合葬墓  夫妇  衣冠  书法  周亮工 
描述:北宋苏洵和苏轼、苏辙,是著名的文学家,世称"三苏"。三人中,苏轼的文章和书法,更为人们所推崇。死后有人还为他们修祠立碑,甚至修建衣冠塚,年月久远,对于他们究竟葬于何处,反而真伪莫辨,以至产生了不同的传说和记载。苏适(音括)墓的发现和墓志的出土,帮助我们澄清了这个问题。
中年人性生活的频率应是多少?
作者:春晓  来源: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生活  频率  性欲低下  南京市  中年人  次数  责任编辑  公式  夫妻  夫妇 
描述:编辑同志:我今年36岁,老公38岁。我们每周过1次性生活。有时老公像开玩笑地说我们的性生活次数太少。请问,中年夫妇的性生活频率多少适宜?南京市:罗莉
泪洒黄昏向谁诉:乡村部分有子女老人的凄凉晚景侧记
作者:唐银生  来源:农家女百事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生育功能  老人  桃花  子女  夫妇  义务  解放初  继父  不可能 
描述:时,他更是视如己出,爱护有加。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黄松广凭着自己的一身力气,供贾二生读了小学,又读初中,后又学了木工,接着是做新房,给他娶媳妇……这一切义务尽够了,贾二生就与父母分家另过。分家后的贾二生,由于不善持家,
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
作者:葛志毅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代  兴亡  贵族  男女  周礼  妇女  夫妇  政治文化  国家  政治伦理价值 
描述:在周代有一极引人关注的思想现象,即反复以女色关乎国家兴亡而戒己告人,由此引致周代对妇女道德伦理教化的重视,关注男女之别,制为婚姻之礼,以严正夫妇人伦,从而形成周礼规范下的妇女道德伦理体制。欲以道德
“俱非才子不能道”:《才子牡丹亭》批评视野下的《疑雨集》与
作者:耿传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批评视野  批评视野  点校  点校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  杜丽娘  杜丽娘  夫妇  夫妇  戏曲  戏曲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描述:、程琼夫妇合作完成的《才子牡丹
回忆中国科学院编译
作者:黄宗甄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  黄宗甄  委员  陶孟和  政务院  副主任  科学名词  龙门  刘大年 
描述:处长,1950年3月关肇直调任院图书管理处处长后,由黄宗甄继任处长.
王安石变法与北宋的政治制度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虽然在军事外交上为后世所讥,但在内政上却不能不说有其可称道的地方。赵宋的政治制度设计来源于其“祖宗家法”,而所谓“祖宗家法”中最重要的一条精义,在我看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正是因为认识到皇权的有效实施恰以皇权的部分让渡为条件这个原理,宋太祖才定下了优待士大夫的基本国策。这种优待不仅是物质层
苏轼《黄州寒食诗》的美学意义
作者:张启善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美学意义  苏轼  寒食  黄州  美学主张  王安石  北宋 
描述:把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