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
十年磨一剑: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
-
作者:李建东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霍小玉 霍小玉 牡丹亭 牡丹亭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传奇剧本 传奇剧本 小说 小说 戏剧家 戏剧家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改创 改创 太尉 太尉
-
描述:汤显祖将蒋防小说《霍小玉传》改编成传奇剧本《紫箫记》之后,又经历十年的磨砺,将其改创为《紫钗记》。他在剧中精心塑造了"卢太尉"这样一个反面角色,强化了社会批判力量;同时将人物形象安排得更为合理,突
-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
-
作者:张莉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本《牡丹亭》 汤本《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昆曲 昆曲 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 戏剧之美 戏剧之美 青春之美 青春之美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年而传唱不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试图从汤本《牡丹亭》以昆曲作为审美载体、杜丽娘形象二重人格的审美价值和青春版《牡丹亭
-
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
作者:郭纪金 来源:江西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紫钗缘(新编京剧、取材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灯影》等齣)
-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
-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汤显祖“以情格理”
-
作者:刘小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中国古典戏剧史上,《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记》、《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名作,或点染儿女风情,或进行伦理说教,或演绎历史事件,总之大都不外乎反映世俗生活。只有《牡丹亭》几乎成为800 年间的一个例外,它的特点是富于哲学思辨色彩。
-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述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
作者:罗伽禄 邹自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罗汝芳是明代著名学者,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汤显祖曾从学罗汝芳,两人一生交谊甚深, 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罗氏思想影响着汤显祖的从政理念及其文学创作。从而造就了一名千百年来受人爱戴的好官
-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
描述:用这一理论术语时具体所指并不是一样的。大体而言,“本色”涵盖了包括语言、审美风格、音律、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舞台表演等戏曲文学组成元素。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实质上是关于戏曲的本体论,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派和本色派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戏曲派别划分及界定标准。到了近代,人们才开始借鉴外国文学理论关于流派划分的标准,并结合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古人相关的论述,将戏曲划分为不同的派别。目前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对文采派、本色派的定义并不相同,依据的材料也不同。本文第二章通过具体分析他们对这两派界定所依据的材料,从而对这些不同的定义...
-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
-
作者:李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情 情 怀疑 怀疑 确认 确认
-
描述:箫记》,好友帅机称其为“此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也”。万历十五年(1587),汤显祖开始将《紫箫记》改编为《紫钗记》。本文是对汤显祖处女作《紫箫记》和“玉茗堂四梦”第一部《紫钗记》的比较研究。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