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字说”现象
-
作者:林志强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字学 王安石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系传 《字说》 正字学 汉字教学 “六书”理论 非文字 古文字
-
描述:说》在元初以后便散失,全貌不得而知。但从一些学者的论著中,尚可钩稽出五六十条内容,诸如“波者水之皮”、“坡为土皮”、“诗为寺人之言”、“同田为富”等等,足以窥斑见豹。此书的主要特点,正如前人所指出的,是不问“六书”,昧于形声之旨,把一切文字都看成会意字,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而对字义作非造字本意的解释,穿凿附会,多荒谬之论。显而易见,从科学的角度看,《字说》对于中国的文字学,其价值是很低的。但是,《字说》式说解文字的现
-
孔子“中庸”考释
-
作者:杨福泉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中” 《六书故》 社会矛盾运动 甲骨文字 《周礼 说文段注 说文通训定声 中国青铜器
-
描述:孔子“中庸”考释杨福泉据现存史料,“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且仅出现一次。作为中国古代一种至高的哲学与道德规范,中庸的要义究竟何在?千百年来,聚讼不已。今天来看,似乎仍有研讨的价值和必要。从中字字源看,中的本义是指在中央旷地的旗帜(或徽帜)...
-
动与静——观察与思考
-
作者:艺舟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与静 化静为动 辩证法 观察与思考 表现手法 辩证关系 静力学 司马迁 王安石 动力学研究
-
描述:现手法上,则有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等不同的艺术境界。
-
函件仍应是邮政的支柱业务
-
作者:周岐彬 来源:邮电企业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补充函件 邮政业务 商函业务 商业信函 基础业务 商函市场 优质大蒜 好的社会 函件业务 销售渠道
-
描述:函件仍应是邮政的支柱业务周岐彬函件,是公众通信传统业务。函件之外的包裹、汇兑、报刊发行等,均是利用函件传递网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邮政业务。由此可见,函件应该是邮政的基础业务。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邮电业务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唯有函件趋向下降,...
-
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
-
作者:陈西汀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真” “情” 张居正 遂昌县 冤案 《牡丹亭》 《万历野获编》 申时行 明王朝
-
描述: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陈西汀汤显祖身上有两个字,支配着他的一生。第一个是“真”字,第二个是“情”字。他的“真”与生俱来,他的“情”由“真”而发。这两个字,表现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主宰着他的整个人生。他上自对皇帝,下至对百姓以及他...
-
“牺牲”的文化来源
-
作者:雷汉卿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来源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孔颖达 词义引申 上古汉语 礼记·檀弓 孔安国传 烹调加工 《周礼
-
描述:“牺牲”的文化来源雷汉卿在现代汉语中,“牺牲”的意思是“舍弃”,又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然而在古代汉语中,其含义却和现在大不相同。在上古汉语中,“牺牲”有析言、统言之别。析言之,古人将用于祭祀的纯色牛羊犬鸡等牲畜叫做“牺”,把未经伤害而身体完好的上...
-
长留遗爱在人间
-
作者:刘宗鹤 来源:戏文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留遗 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辅臣科臣疏 《牡丹亭》 “临川四梦” 县官 《管子》 人文主义
-
描述:长留遗爱在人间
-
谈宋代诗坛的新变派
-
作者:张琦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尧臣 苏舜钦 东州逸党 《宋诗选注》 王安石 诗歌流派 《六一诗话》 商业文化 诗风
-
描述:谈宋代诗坛的新变派张琦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三人并称,进而被称之为一个流派,自宋元以来,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欧阳修在庆历四年所写的《水谷夜行寄圣俞子美》诗中首称“苏梅”:“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其后的诗文里也多以苏梅并称,但是在当时和以后的一段时...
-
《理解,应是双向的》自读导引
-
作者:骆世昌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活动 角色朗读 读导 导语设计 阅读训练 教学示例 群体智慧 理解学生 平常话 诸葛亮
-
描述:不理解父母”是当今学生和家长常常喟叹的两大针锋相对的话题。在北京四中
-
释宫椓
-
作者:李安纲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殖器官 男性生殖器 子宫脱垂 解剖学 女性 《说文解字》 男子 《周礼 晋南方言 《识小录》
-
描述:释宫椓李安纲“宫刑”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干锾,阅实其罪。这里五辟,即是五刑,辟字从辛从尸从口,谓用辛(兵器)砍击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