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寂寞玄亭下穷年著作心——胡应麟的嗜情结和治学成就
作者:李庆立 崔建利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情结  功业理想  治学成就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后期一位学者和诗论家。他一生酷爱藏书、读书 ,在科举仕进屡屡失意的情况下 ,把“立言”作为实现自己功业理想的方式 ;他依靠自己丰富的藏书 ,勤于治学 ,一生著作等身 ,取得了以诗学理论、图书辨伪为代表的多方面的治学成就。
多样的风 坎坷的人生——试谈苏轼书法风格的演变与人生境遇
作者:蒋高军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书法风格  书法作品  人生经历  王安石  演变  尚意  坎坷  艺术天才  苏东坡 
描述: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诗词、书法、绘画、文章无不擅长。其在书法上,是尚意风的急先锋,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并与整个时代
从《上仁宗皇帝言事》看王安石的人才政策--兼论王安石人才
作者:白自东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政策  王临川  人才思想  变法派  吕惠卿  反对派  欧阳修  人才问题  王安石变法 
描述:王安石的人才政策是他一生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历史宝库。从这个宝库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吸取很多的积极思想和历史经验。其中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培养和选用人才、建设四化。仍然具有借鉴参考、深思与回味的价值。
实行政治改革,必须注重人才--评王安石《上宗仁皇帝言事
作者:吴玉琦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实行政治改革,必须注重人才--评王安石《上宗仁皇帝言事
霉变玉米面致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程钧、李铭新、王英森、C
作者:暂无 来源:实验生物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霉变玉米面致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程钧、李铭新、王英森、C
未能报国惭剑——漫话苏轼的人生观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王又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黄州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人生观  《庄子》  拍岸  吞吴  王安石  神宗 
描述:“未能报国惭剑”这句诗,是苏轼初入仕途,在凤翔任判官时写的。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已四十开外了,而且经过了不堪回首的人世沧桑。但词中,豪气不减当年,仍然洋溢着“剑报国
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应是“全天侯”的:访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
作者:暂无 来源:明镜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干部  监督  青岛市  中国共产党 
描述: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应是“全天侯”的:访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
金石派百年传承: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其人其艺
作者:王立民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李瑞清  游寿    传承  张大千  金石  清末民初  开创 
描述:脉作一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叔云》应是《陪待御叔华登楼歌》
作者:詹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叔云》应是《陪待御叔华登楼歌》
从汉代注释谈古汉语名词句法功能的变化:兼评“词类活用”说
作者:孙良明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述语  汉语名词  名词句  词类活用  谓语  功能的变化  诗经  兼评  郑笺  《周礼 
描述:句”②,就古代汉语来说,《马氏文通》讲的名代同次“同于主次”③和黎锦熙《比较文法》讲的名词在不用同动的补位④,可能是在“条件”之中.而就汉语来说名词表示判断可不用判断词,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指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名词做谓语/述语相当自由、灵活,可以说很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