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世俗选材与民俗观照
-
作者:杨振良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观 汤显祖 杜丽娘 世俗 选材 戏曲文学 民俗性 文化思想 戏曲研究
-
描述:明代前后期的文学性质不同,前期与民俗性比较密切,属于民间大众;中晚期之后的文学由于已进入了文士个人创作与精神解放的文艺思潮,在当日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出现的作品,无疑可视为文化思想转型的产物,属于市民阶层。因此学界前贤对汤显祖戏曲作品的研究观察点,便透过晚明心学思潮的
-
论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演出 中国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历史演进 明万历 戏曲研究 寻梦
-
描述:中国民族戏剧的演出,就其形态着眼,可略分为两类:一为全本戏,一为折子戏。全本戏,又称本戏、正剧,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有散出、散套、杂单、杂出等不同称名,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折子戏大都是从全本戏中脱离出
-
“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
作者:王本利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莎士比亚 杜丽娘 东方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 作品 张居正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字义仍,号若土,因其书斋为玉茗堂,别号玉茗堂主人。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编纂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汤显祖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
-
青春版《牡丹亭》为何受青睐?
-
作者:朱栋霖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杜丽娘 遗产保护 汤显祖 苏州 大学生 演出 演员
-
描述:当京剧等国粹面临观众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时,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却引领了一条昆曲遗产保护传承、薪火传续、代有传人的路子。个中经验,值得借鉴。
-
常读常新牡丹亭:读《牡丹亭·游园》随感
-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读常新,何乐不为?
-
养生莫戴“紧箍咒” ◎刘绍堂
-
作者:暂无 来源:潍坊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季羡林老人生前对养生有个“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其创意告诫人们,这看似无术是有术,养生莫戴“紧箍咒”。
养生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更健康,千万别把自己困在五花八门的养生“咒语”里
-
吴彤民乐轮回本报记者戴方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周末,马友友的丝绸之路音乐会再度在北京上演,其中,唢呐、笙演奏者吴彤的位置在演出中越来越重要。一开场,他就与一位西班牙女乐手合奏了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东道主,吴彤还担任了音乐会的解说与主持。自2000年开始,丝绸之路已经演出了12年,而在12年间,吴彤经历了一个音乐上的
-
牧童笑指戴嵩谬
-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文章 苏东坡 笑话 牧童 王安石 处士 唐朝 败笔 四川 颤动
-
描述:事见于苏东坡的》书戴嵩画牛》.苏东坡写
-
正确的镜片摘戴程序应是怎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隐形眼镜 配戴 摘戴程序 护理
-
描述:正确的镜片摘戴程序应是怎样的?
-
戴自海贺信/杨炳麟贺信
-
作者:暂无 来源:物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戴自海贺信/杨炳麟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