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锦一品锅/王安石与四喜丸子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笋、熟鸡肉、鲜虾、冬菇等名贵材料,先用套汤(高汤)煨过,再以材料质地不同分别排于干锅内,添入套汤,上笼蒸两小时左右,撒上豌豆苗便成。后因所放“锅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锅”、“鱼翅一品锅”、“海参一品锅”、“什锦一品锅”、“素菜一品锅”等菜名。流传演变到民间的山东风味一品锅的材料,主要是土鸡、火腿、蹄髈三者鼎立于大砂锅中,恰如一个“品”字,其味之鲜美,堪称汤菜中之最。 我是1986年在济南一家专门经营孔府菜的餐厅——孔膳堂吃“什锦一品锅”的。孔膳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英雄山西侧,内部设施古朴、典雅。当时经营的名菜有“金钩银条”、“烧安南子”、“带子上朝”、“乌云托月”、“诗礼银杏”、“什锦一品锅”、“怀抱鲤”、“一品豆腐”等。据说开业以来接待了不少国内外游人和宾客,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
浅谈王安石社会思想的启示
-
作者:李雪瑶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其思想对后世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其社会思想,笔者认为王安石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对现代社会有借鉴.什么是"社会思想"?中外学者曾做过大量研究,而对社会
-
王安石与苏轼的世界观再解读
-
作者:姚磊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与苏轼的世界观再解读
-
“扭”丞相王安石:就募役法看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其人
-
作者:王杏字 黄兴华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募役法
-
描述:文章以募役法为例,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并对王安石其人及其主持的新法作出了较为中肯的评价。
-
但开风气不为师:――纪念舒同先生逝世10周年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但开风气不为师:――纪念舒同先生逝世10周年
-
《牡丹亭》思春梦幻情深哪有一处不诱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芭蕾舞剧《牡丹亭》12月2日来深演出电话连线编舞费波 中央芭蕾舞团新排芭蕾舞剧《牡丹亭》,将于12月2日首次走出北京,来到深圳大剧院演出。该剧是中芭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的又一力作,今年5月在北京首演后,赞声一片。该剧是以昆曲经典《牡丹亭》改编的,导演是北京人艺的先锋导演李六乙。作曲是郭文景,他和
-
何人不起故园情——喜逢华文漪海外归来演出
-
作者:霍大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园情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牡丹亭》 升平盛世 观摩演出 杜丽娘 新剧目 学术评价 上海昆剧团
-
描述:金秋,风和日丽。期待已久的“’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在北京拉开了帷幕。笙鼓管弦,曼舞清歌,颂扬着改革开放的升平盛世,也倾诉着昆坛剧人的苦乐甘辛。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景色优美人不美 相山不能承受垃圾之重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将军亭周围垃圾遍地、随意涂画。
进入夏季,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早晨和傍晚上山欣赏景色和锻炼身体,可有些人却不自觉地将垃圾遗留在山上,给美好的环境添上了一抹败笔。6月17日,热心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这一情况。
目击:随手扔垃圾现象明显记者按照王先生所说的路线,从相山公园饮马池沿上山的路线走
-
相山工商分局放假不“放松” 食品安全成监管重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相山工商分局放假不“放松” 食品安全成监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