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南宋经学略说
作者:郝明工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发展  道学  《宋元学案》  朱子理学  解经  陆九渊  心学  主流派  儒家学说  文以载道 
描述:南宋经学略说
“道学”、“理学”称名考辨
作者:王茂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学  宋明理学  名从主人  称名  朱熹  南宋  心学  陆九渊  毛奇龄  周敦颐 
描述:。各从其
魏了翁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蔡方鹿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了翁  理学思想  周敦颐  陆九渊  意识形态领域  心学  庆元党禁  朱学  发展史  统治思想 
描述:魏了翁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论王守仁的古文献学思想
作者:孙钦善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古文献学  心学  五经  臆说  训释  陆九渊  致良知  心体  《传习录》 
描述:述了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从中可知,他近承陆九渊,远绍思、孟学派,对程朱理学,摒弃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部分,褒扬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次要成分,对佛老,特别是禅宗,吸收其主观主义认识论,否定其出世
论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
作者:林恒森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致良知  本体  知行合一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学说  心外无物  心学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往往以“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连称,然而陆、王在哲学史上的境迂则大不相同。陆九渊之学说未满百年“其说已泯然无闻。”(《宋元学案》卷五八);而王守仁在有明一代则开了另一种气象
想起了“鹅湖之会”
作者:冯天瑜 王武子  来源:当代作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学术思想  鹅湖  学风问题  吕祖谦  心学  近思录  健康发展  为学之道 
描述:术思想的健康发展。其实,任何一种高明的学说理论的出
通往“心”的圣坛 哲学家王阳明的心路历程
作者:李青  来源:大科技(百科探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圣坛  父亲  陆九渊  心路历程  竹子  朱熹  宇宙  宦官 
描述:问"天"问出来的"心学"南宋时期,江西抚州今溪的一个大户人家。一个才满四岁的小男孩,用充满童真的眼睛久久地盯着天空。尔后,孩子拉着父亲的衣角,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宇宙是什么?"父亲听罢吃了一惊,
包恢的养生术
作者:汪茂和  来源:科学养生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江西省  理学  枢密使  国防部长  中国古代  南城  心学  朱熹  养生术 
描述:学士,封南城县侯。在他八十八岁的时候,他还担任着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的重要职务。这年,他和朝中文武陪同皇
阳明子的冥契主义
作者:陈复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  经验  知行合一  宇宙本体  陆九渊  致良知  心学  龙场悟道  神秘主义  理性主义 
描述:悟得"致良知",这是冥契经验的突破,因此使得他与南宋心学家陆九渊先生讲的"心即理"产生歧异,本文借由厘清这层歧异,指出这本是往内探索逐渐深化的自然历程。本文同时指出"存天理,去人欲"并不是阳明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初探
作者:张建民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与理  家塾  政治思想  心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直斋书录解题  发明本心  相须  形体 
描述: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