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02)
报纸(686)
学位论文(188)
图书(147)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01)
地方文献 (29)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67)
2011(532)
2010(515)
2009(457)
2006(343)
2004(226)
2001(224)
1993(124)
1975(42)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6)
抚州师专学报(79)
文学遗产(35)
文汇报(17)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此情可待:白梅的自白
作者:丁洋  来源:新作文(小学4-5-6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梅  王安石  寒风  花朵  孤独  雪花  王族  身姿  正义  洁白 
描述:冰冷刺骨的寒风吹来,我——一朵美丽的白梅孤独地站在王族宫廷的小池边。我把我那坚毅的臂膀向外伸开,不向凛冽的寒风低头。站在小池边的我,低下头细细打量着我娇美的身姿。那一朵又一朵白得像雪的花朵,一片片都那么饱
唐宋八大家跨越时空新闻发布会
作者:吴太平  来源:新课程(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新闻发布会  欧阳修  王安石  记者  主持人  苏轼  跨越  时空  柳宗元 
描述:道具:耳麦17个。酒葫芦:2只(苏轼、欧阳修各执一只)。笔记本:8本。笔:8支。服饰:胡须等装饰8套,分别写有8大家姓名的贵宾胸花标志。人物:唐宋八大家共8人,中外记者8人,其中四名女性,主持人一名。横幅:(红底白字)唐宋八大家跨越时空新闻发布会。
“误点”:从这里走向童心
作者:施萍一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特级教师  童心  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走向  教学片  青年教师  王安石 
描述:在一次语文生本课堂观摩活动中,有一个教学片段深深触动了我,并常常萦绕在我脑中。教师执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请学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句,随后问:"同学们,此时,诗人
来自飞来峰的消息
作者:王青云 刘文洁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刘文洁  王安石  自然景观  焦点透视  山水画创作  创作手法  空间关系  白居易  古典绘画 
描述:《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此时正值公元1050年(皇钓二年)夏,他于浙江鄞县知县任满荣归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这是飞来峰的独特气质与逸气风发的年轻人碰撞出来的火花。当然,不只是王安石
天柱山之旅
作者:赵晨  来源:金色少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柱山  王安石  白居易  李白  洞门  环回  感叹  无心  缆车  日月 
描述:在李白的里,天柱山是"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在王安石的眼里,天柱山是"水无心而婉转,山有色而环回"。白居易也在诗中写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新年合家
作者:唐雯 甘秀峰 李华娟  来源: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风俗  烟花爆竹  炎黄子孙  龙川  汤圆  除夕  鞭炮  团圆饭  习俗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年——与生俱来就是喜庆、热闹、祥和的化身,感染着大地上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满载着欢声笑语。我的家乡龙川是一个有着悠久
金刀错
作者:杉灵  来源:武侠故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子  武侠小说  男子  王安石  吕惠卿  男人  京城  刺客  点头  声音 
描述:少年壮怀天下志,一袭雪衣临风涛。身居庙堂忧黔首,力压众怨推青苗。塞外凄寒风沙苦,为谁嗟叹青丝少。世若沧海人若萍,孤窗剪烛听更老。旧时人物新颜笑,相思红豆枉然抛。最是沉沉无欢梦,经年旧事生蔓草。浮生一场空欢喜,情到浓时情转薄。可怜红颜化蝶去,岁月倥偬冷金刀。
“烧钱游戏”何时休
作者:舒锋  来源:中国政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戏  新闻发布会  诸葛亮  沂南县  临沂市  司马迁  董仲舒  王安石 
描述:葛亮、王安石
语不惊人死不休:漫谈高考作文如何炼词炼句
作者:韩延明 王丽萍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炼词  词语  鲁迅  王安石  曹雪芹  文学史  遣词造句  简洁  语言 
描述: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炼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之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满纸荒唐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
论苏东坡性格中的超越与世俗性
作者:蒙丹阳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东坡  文化意识  性格  人生境界  人格形象  后世文人  诗词  王安石  普通人 
描述:完美的东西使他的人格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可爱,让千百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他留下的众多诗文、笔记、札记仍能感受到他生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