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司马光《疑孟》一则释疑
-
作者:张维 来源:儒藏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孟子 王安石 易位 君臣关系 位理论 释疑 宣王 君臣之义 理论依据
-
描述:《疑孟》是司马光晚年作品,主要内容是怀疑孟子,对孟子的言行提出质疑,篇幅不长,全书由十一个质疑构成:"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陈仲子避兄离母"、"孟子将朝王"、"沈同问伐燕"、"父子之间不责善"、"性犹湍水"、"生子谓性"、"齐宣王问卿"、"所就三所去三"、"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
筠州刘氏:冰清玉刚的家族
-
作者:許懷林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冰清 范祖禹 宋代 家族 北宋 士大夫 江西 王安石 资治
-
描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写真,更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这份罕见的解剖自我的素材,在今人的品德教育中依然应该受到重视。
-
“其文漫灭”该怎样讲?
-
作者:苟大权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文” 王安石 为文 碑文 课文 文字 注释
-
描述:,但如果我们仔细斟酌,就发现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
怎样理解古代的谥号
-
作者:刘景丽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谥号 古代 人物传记 作品集 文言文 中学生 王安石 “文”
-
描述: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特别是人物传记一类的文章,常常碰到谥号这个词。如王安石,谥号“文”,作品集为《王文公文集》;范仲淹,谥号“文正”,其作品集名为《范文正公文集》。
-
苏轼:北宋文学的制高点
-
作者:聂作平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文学 苏轼 唐宋八大家 文学家 书画家 王安石 眉山 杭州
-
描述:”。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诗
-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
乌台诗案新探
-
作者:李裕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王安石 宋神宗 沈括 新探 御史 定等 宋代 皇帝 朝廷
-
描述: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李定等人为什么要整苏轼?在审案过程中,整人者和被整者是怎样较量的?沈括诬告了苏轼吗?本文试图做一点新的探讨。
-
品出古诗的韵味
-
作者:李蕾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趣味 陶渊明 朱光潜 王安石 古代文人 喻人 地方 旁观者 田园诗
-
描述: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中说:"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工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
-
刍议《游褒禅山记》的主旨
-
作者:唐来才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主旨 安徽潜山 治学 至和元年 宋仁宗 古文观止 深思 文章
-
描述:公元1051年至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他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补
-
眼力
-
作者:冯雁军 来源:读与写(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生命 抬腿 动作 识人 细节 正直 厌烦 海南岛
-
描述:与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