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张有《复古编》为匡正王安石《说》而著考略
作者:王珏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编  复古编  序跋  序跋  匡正  匡正      考略  考略 
描述:王安石《说》不本许慎《说文》,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大坏传统文字学。张有《复古编》专本《说文》,不妄下一笔,有匡正《说》谬误、维护《说文》正统之功。文章从《复古编》序跋入手,考述了张有《复古编
也说《泊船瓜洲》中“间”的读音
作者:刘志刚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句式  平声  去声  读音  王力  诗律学  仄声  故居 
描述:关于《泊船瓜洲》诗中间的读音,有的认为当读阴平,有的认为当读去声。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认为读平声的,主要从诗的格律方面据理力争;而认为读去声的则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据理力争。
六安话入声舒化现象分析
作者:何自胜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安话  六安话  入声舒化  入声舒化  成因  成因 
描述:对于官话入声的消失,以往的研究多从方言类别和演变规律入手,重在描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透过复杂的语言事实来揭示入声为什么演变。通过对六安话完全舒化的分析,从九个方面揭示了六安话入声舒化
古入声在辉县方言中的调类演变
作者:卓俊科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辉县方言  入声  调类  舒化  演变 
描述: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汤显祖戏曲集》序对换的双音词初探
作者:田照军 肖岚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曲集》  《汤显祖戏曲集》  序对换  序对换  双音词  双音词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其戏曲作品的语言既融进了六朝词赋、唐诗、宋词典雅绮丽、含蓄蕴藉的风格,同时又保有元代杂剧语言来自口语的自然真切的本色,极具研究价值。在《汤显祖戏曲集》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
怎一个“闲”了得:论《记承天寺夜游》的感情主线
作者:张朝成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闲”  “乌台诗案”  感情  苏轼  王安石  北宋  团练 
描述:承天寺夜游”开始,其实就已经直接点明本文为一篇记游体裁的文章。同时,文章写作时紧紧围绕一个“游”展开,详细叙写了作者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出游的原因、经过和感受等,尤其是文中对庭院月色美景
如何在田格中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
作者:黄芳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写字教学   
描述: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低年级写字指导离不开田格,教师如何在田格中指导学生写字:一是教师认真范写,树立一个榜样;二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技巧和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读帖,培养观察审美能力
发现“王学”真正的命脉:王安石“学史”初论
作者:杨天保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学    宋学  选举社会  义理 
描述:“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学”堪称“王学”主脉。
从词汇扩散看六安话入声的演变
作者:何自胜  来源:黑河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入声  词汇扩散  舒化  六安话 
描述:入声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理论和观点。我们利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考察六安话入声的消变,展示江淮官话入声演变的生动事实,诠释北方话“入派三声“的历时过程。
中国双喜纹饰与农居民俗生活
作者:刘快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祥纹饰  生活文化  劳动人民  汉字  广大人民  王安石  纹样装饰  主要元素  民间  民俗活动 
描述:它具有横平竖直、没有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