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鹅湖之会”中陆九渊认知的九卦之序
作者:黃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鹅湖  本心  子爵  儒家  象山  陆九渊  思想  君子  异同 
描述:一北宋时期由儒学内部兴起的义理之学即道学,到了南宋时候越发壮大。宗师辈人物乘时迭出,他们纷纷著书讲学,传承圣贤思想。而活跃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下,在日后对中国哲学思想影响尤为深远的"心学",便借此契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而拉开了商榷辩论的
大胆怀疑 勇于创新:浅谈宋代的《诗经》学文献
作者:李冬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文献  朱熹  儒家  王安石  勇于创新  研究领域  魏了翁  名物  孔子 
描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渊薮。自汉迄清,它更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备受重视,其注释、解说的论著,层出不穷、历世无绝。著名《诗经》学学者夏传才先生曾说:"从汉初到清末,历代的《诗经》著述,于历代公私目录、书志和文献的零散记载,可考者约三千种,他们或
论宋朝的礼乐教化
作者:朱瑞熙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朝  知天命  家族  统治者  朱熹  宋史  天人合一  宋神宗  族表 
描述:宋朝统治阶级通过礼乐教化来加强对本阶级各群体的约束,同时加强对其他各阶级的控制。一、提倡天命论宋朝统治阶级提倡天命论,以此作为一种统治阶级自我约束以及控制被统治阶级的理论。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在精神层面就相对多变。下文将简单论述理学
杨时的“中庸”思想及其主要特征
作者:张品端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庸思想  杨时  主要特征  理学思想  朱熹  龟山  思想渊源  孟子  王安石  理学家 
描述:典,著有《周易解义》、《论语义》、《孟子义》、《中庸义》和《三经义辨》等书,形成了独特的理学思想。本文着重论述杨时理学中颇有特色的中庸思想的主要特征,并从其思想渊源和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的《中庸义》进行考察分析。
“心学”源流考
作者:周炽成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王心学  王阳明  陆九渊  黄宗羲  阳明学  原初意义  朱熹  程朱理学  道统  圣人之道 
描述:的例子有: "当学三学: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解脱论道》卷一,见《大正藏》卷三十二,四〇〇上) 在佛教语境中,心学一般与禅定相关,意味着摒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本文所考察的心学是儒家的概念,与上述佛教的心学不同。虽然如此,它还是与佛教有关
综论二十世纪以来的宋代《诗经》学研究
作者:李冬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朱熹  二十世纪  比较研究  季报  出版社  王安石  研究所  大隆  师范 
描述: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经学居于学科之首,《诗经》学亦为经学研究中之重要一目,历来为学人所重视。二十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旧学衰亡,新学兴起,《诗经》这部历史悠久的
宋儒对自然知识的重視与研究
作者:樂愛國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宋代  自然界  研究者  宋儒  王安石  朱熹  格物致知  儒家经典  范仲淹 
描述:儒家各主要学派领袖王安石、司马光、苏
包容并蓄的苏氏蜀学
作者:賈大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之道  思想  宋代  朱熹  程颐  文化研究  道德  儒家  北宋中期 
描述:统学说。江西新说为王安石开创,得到
2000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著目录
作者:王蓉貴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宋代  哲社版  社科版  朱熹  季报  出版社  李清照  人文社科  王安石 
描述:2月旷世大儒——二程徐洪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