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游褒禅山琐
作者:王汉俊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含山县  王安石  乌江  前洞    平旷  舒州  “其”  侧涌 
描述:《游褒禅山》一课注:“褒禅山,在现在安徽省含山县北。”我们含山中学地处褒禅山附近,两年来,接到许多同志来信,询问有关褒禅山的情况,如那里有无“慧空禅院”、“褒之庐冢”、“前、
南城宋陈肃墓清理
作者:霍晓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故都  至和元年  元宝  图版  大理寺  抢救性  雅州  拓本  朝北 
描述:今年6月8日,王家围朱家排村一座古墓被盗。我们闻讯后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知其为宋故都官陈肃之墓。该墓座落在距县城4公里的万坊乡朱家排村西南约500米的山坡上,座南朝北。
《游褒禅山》体裁辨析
作者:秦豪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古代游记  游记体  文学作品  体裁  唐宋八大家  辨析  创作方法  古代散文  王安石 
描述:《褒》文作为说理文,注
《游黄山》等游记中的疑难漫议
作者:俞越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记  褒禅山  黄山  石钟山  疑难问题  柳宗元  峰顶  古文运动  理解 
描述:在《游黄山》、《石钟山》、《游褒禅山》教学中,遇上了以下几个疑难问题。回答这些疑难问题,也许对教学有所裨益,因而试议如次:
《太平寰宇》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
作者:王文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  成书年代  《元和郡县图志》  地理总志  《舆地纪胜》  杨守敬  《元丰九域志》  北宋初期  《史记》  乐史 
描述:本,辑回五卷半。今存日本的宋版,为最早最善之本,惜残缺过半。金陵书局本视其它清本为善,然其中参糅混杂了非乐史原作而为后世补易窜入的伪文;万廷兰本轻于改删和随意增补,遂使失真失实而不可依据,这是研究历史地理学者所必须充分重视的。
《牡丹亭·劝农》与《南柯·风谣》的同异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风谣》  《风谣》 
描述:《牡丹亭·劝农》和《南柯·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回到独立个体的自身存在:《牡丹亭还魂》新论
作者:张福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  戏剧评论  汤显祖  个体意识  主体性痛苦  人物形象塑造 
描述:面上探讨《牡丹亭》的思想性及其社会意义,而作为戏剧的即在
独特风姿 别具一格-——读《登泰山
作者:叶楠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泰山  游记文学  桐城派  章法结构  文学发展  柳宗元  考据  王安石  文章  范仲淹 
描述:姚鼐是“桐城派”中重要的作家。他在清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任过兵部主事等职。后辞官告归,先后在江宁(今南京),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他主张文章应兼具义理、考据、词章之长,他自己的文章简洁雅正、讲究章法结构,所
《游褒禅山》的一个病句
作者:陈寿嵩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华山  山洞  语病  写作  南宋  宾词  主词  病句 
描述:的南面。本文既然说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余热——归国华侨老人杨炳生
作者:陈一平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余热  印尼归侨  农场  爱国华侨  老人  雅加达  办公大楼  管理员  归国华侨 
描述:在新光农场,人们赞扬退休的印尼归侨干部杨炳生是为农场事业献余热的“好老人”。杨炳生今年65岁。1960年4月他从遥远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带领三百多名爱国华侨,回到祖国的怀抱。安置到新光农场后,他组织归侨青年“娃娃队”,投入开荒种植柑橙的战斗。他先后当过队长、管理员、场商店副经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