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大余“牡丹亭”文章出新篇
作者:钟小刚彭承礼梁健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大余县  旅游发展战略  纪念广场  继承和弘扬  花卉文化  文化提升  旅游食品  金边瑞香  西华山 
描述:大余县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名著《还魂记》故事的诞生地,曾有300多名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包括著名作家、艺术家叶圣陶、巴金、冰心、艾青、曹禺等先后为大余牡丹亭题诗、作画。时至今日,大余人又把弘扬
青春版《牡丹亭》的大众文化解读
作者:张一美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本  白先勇  受众  昆曲艺术  大众文化  生产者  美学思想  读者参与  罗兰·巴特 
描述:一、青春版<牡丹亭>与生产者式文本 法国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特在中提出读者式文本与作者式文本的概念.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次可贵的实践:中日版《牡丹亭
作者:康迪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无限意味  意象空间  杜丽娘  昆曲  戏曲  服装  创作者  日本歌舞伎  演员表演 
描述:我爱看戏.最初被吸引是因为戏曲之"妙"——一个手势,契合无限意味;几张桌椅,能摆任意场景;一通锣鼓,打出波浪与风声,简简单单便营造丰富意象空间,处处闪烁"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可是后来却常看到"笨",服装更华丽,舞台更精美,乐队更庞大,编曲更繁复,创作者仿佛下了大力气,观来却总差了一点动心.
舞剧《牡丹亭》和陈爱莲
作者:小谭  来源:中国建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角  舞蹈艺术  民族舞剧  杜丽娘  排练厅  舞台  牡丹亭  天桥  少年  性格 
描述:变成了她的父亲,气势汹汹地斥责她。少女经不起精神上的刺激和折磨,终于倒地而亡。这是广东省音乐舞蹈艺术院舞剧团今年五月间在北京演出的民族舞剧《牡丹亭》的一个场面。女主角杜丽娘是由中国歌剧舞剧
牡丹亭》和《合影楼》应该改编为连环画吗
作者:晓方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连环画  少年儿童  工农群众  杜丽娘  改编  出版工作者  出版社  美术  情节 
描述:连环画的读者对象是工农群众和少年儿童。拿什么东西给他们,任何一个出版工作者都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牡丹亭》和《合影楼》,看来似乎忽略了这一点。连环画《牡丹亭》是根据传统剧目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追求理想  封建礼教  少女形象  王学左派  封建制度  中国戏曲  个性解放  斗争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廂》减价(《顾曲杂言》)。其所以能“几令《西廂》减价”的缘故
赞昆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
作者:刘邦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杜丽娘  舞美设计  牡丹亭  观众  表现手法  天幕  民族特色 
描述:能有机会在四川观看上海昆剧团的演出,真使人高兴。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欣赏昆剧的表演艺术外,对其舞台美术也留心观赏。《牡丹亭》的舞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听同名笛子协奏曲
作者:崔国发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协奏曲  笛子  柳梦梅  杜丽娘  同名  安徽铜陵  自上而下  口哨声  身与心 
描述:D调曲笛:游园 梦回莺啭。在晨曦降至的草野间,一阵微风,静静地吹过。 翠叶上的露,滴落着:她的窃窃私语,清澈如洗。
由厅堂版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安雪辉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林兆华  厅堂  中国古典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末明初  演唱艺术  中央电视台 
描述:001年入选联合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