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花开二度春(记家兄二三事)
作者:刘绍棣  来源:写作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花开二度春(记家兄二三事)
要更多地和更深地理解生活(评的小说)
作者:肖殷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更多地和更深地理解生活(评的小说)
讴歌那片热土:读《牛背》
作者:海蒂  来源:作品与争鸣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讴歌那片热土:读《牛背》
乡土风俗画 田园抒情诗——读的《瓜棚柳巷》
作者:张同吾  来源:当代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探求和开
:对她,我曾做过亏情欠理的憾事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对她,我曾做过亏情欠理的憾事
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同志
作者:李海鸥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青枝绿叶已成荫——访党员作家同志
他永远活在读者心中——悼
作者:刘重来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十七年  右派分子  读者  人民日报  中国作家  作品  批判  运河 
描述:不禁潸然泪下。几十年的往事,如烟云般从心中升起.还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知道的大名,知
《蒲柳人家》及小说的民族化、乡土化特点
作者:徐文海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汉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一丈青  作品  小说创作  创作风格  描写  农民  乡土气息  风土人情 
描述:的诸多小说创作中,《蒲柳人家》是代表作品。在所表现的情调、塑造的人物、情节的结构、语言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蒲柳人家》都体现了民族气派和乡土气息。他的创作实现了他要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创作
"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
作者:袁士良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百年树人  作家  中小学教育  《北京青年报》  北京二中  教育工作者  关心教育  艰苦奋斗精神  教育思想和方法 
描述:“百年树人塑灵魂”──访著名作家袁士良四月十三日下午,我敲开“蝈笼斋”门,访问堪称热心教育事业的朋友、著名作家。“蝈笼斋”东墙挂着竖幅:“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署名“炳森”;西墙镶嵌扁额
《通信》引出的短信(致同志)
作者:成谷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通信》引出的短信(致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