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冰山
作者:王白云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苏东坡  真实人生  政治家  治国平天下  文学学  宰相  司马光  进士 
描述:一提到王安石,大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变法"。变法是政治的事情,复杂又琐碎;而主张变法的人,却是活生生的。让我们跟随白云老师,去领略一下王安石的真实人生。
新书架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日本汉诗  王安石  深远影响  内容简介  流变  系统研究  东瀛  衍生  定价 
描述:书名:《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作者:肖瑞峰定价:38.00元内容简介:本书试图通过对日本汉诗的总体检阅,系统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在更浩瀚的学术时空中观照中国古典诗歌的深远影响。全书不仅以宏通的视野考察了覆盖
2月主题:高尚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德败坏  狄德罗  契诃夫  北宋  云遮  趣味  名言  相关  堕落 
描述:【相关名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俄]契诃夫
爆竹声声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爆竹  烟花  黑色火药  王安石  竹子  燃烧  木炭粉  纸筒  威力  硫黄 
描述:正的竹子。那是古时候,人们发现火烧竹子时,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于是人们每逢节日便燃烧竹子来吓走鬼怪。
人名诗古今谈
作者:丰家骅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权德舆  王安石  姓名  古今  谐音  古人  杂体诗  老舍  现代人 
描述:。”时人认为人名诗始于王安石。宋人笔记(《逦斋闲览》(《墨客挥犀》等书中还记载了一则《诗谜》,内藏四诗人姓名,也说“为王丞相所撰”。所以始于王安石之说影响很大,人们谈起人名诗,就会联想到王安石为此
拒不纳妾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妾  司马光  土大夫  王安石  三十年  美女  书房  丫鬟 
描述:,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地走了。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程翔 李天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参与  同学  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  老师  解决问题  普通人  注释 
描述:”,并在正中间画了一个四台的阶梯图。) 师:好,看完的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看完第一遍,看懂的、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师:大家互相看看。有没有举手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生继续看。) (师板书,在第一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一遍”,上面写“读不懂”,在第二个台阶下写“第二遍”。) (10分钟以后生全看完。) 师: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能够两三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的,请举手。
春天的色彩
作者:王璐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树梢  小草  王安石  迎春花  孕育  太阳  融合  颜色  宋朝 
描述: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它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
作者:饶礼喜  来源:考试(高考 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省  临川  中学  文学社  中华文化  王安石  学生社团  汤显祖  晏几道  新闻出版 
描述:节日,更不说震撼江西的高考辉煌,单说一个诗雨文学社,就足以见证素质教育的丰收成果。诗雨文学社于201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学写作基地”殊荣,现为团中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优秀稿源基地。几年来,诗雨文学社以“青春•文化•修养”为宗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校园生活、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Story ①: 诗,我心中的绿洲 胡泽重 诗,是唐时的一首曲,传唱在天山草原;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古风河畔;诗, 是明时的一株柳,摇曳在深深胡同;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水边唱着绝代的歌…… ——题记 无数次流连于“淡烟疏柳弄暗滩”的淡雅景致,无数次憧憬于“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凄美意境,无数次陶醉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动人诗句。
“咏年诗”赏趣
作者:张贤华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形象生动  唐太宗  李世民  王安石  风情画  北宋  面试  元初  五律 
描述:"过年"是我国世代相传的节日。自古以来,每逢此时,文人墨客常吟诗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入口的咏年诗。唐太宗李世民除夕之夜带头吟诗,他在《守岁》诗中写道:"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巧妙地抒发了一夜连双岁的感慨。唐开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