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节日诗词中的民俗”活动课教学
作者:汪琼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诗词教学  古诗词  文学作品  传统节日  重阳节  元宵节  小论文  教学目标  王安石 
描述:入,节日诗词教学也会别开生面。【教学目标】1.以各种方式熟读三首节日诗词,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寻找古诗词中的民俗,初
教学就应是向“好过程”要“好结果”
作者:蔡军成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描述:教学中应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参与整个过程,而不是机械模仿、走套路、套公式、只重结果。半样,学生才能学得有效,才能培养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明代女性意识与女性题材文学:以《雌木兰》、《女状元》、《牡
作者:黄秀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雌木兰》  《雌木兰》  《女状元》  《女状元》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指出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涌起,对于女性的认识在文人当中有了新的变化,徐渭、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及选定这两位作家和这三部作品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本论部分,本
重构的女性神话:论《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的女性意识
作者:周娅 赖力行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神话  至情  至情  生命  生命  性灵  性灵  文心  文心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源于评点对象而终有超越的现实版的女性神话。
从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看制作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作者:熊姝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王翔  王翔  制作人意识  制作人意识 
描述:本文从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的演出盛况,看到了制作人在戏曲剧目创作中的创造与智慧。制作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正在挑战着以往导演中心制、名角挑班制等固有的戏曲创作模式,必将对戏曲未来的走向产生深远
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的交融--接受美学视域中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张晓玥 李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新思路  古典美学  现代意识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8所高校巡演,在大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它能够吸引青年、打动青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全面占有和发掘原著艺术资源的基础上,以遵循昆曲艺术精神与表现原则为前提,对乐、歌、舞、戏、诗诸种艺术元素做出新的整合与调配,创出了一条传播昆曲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人本意识:――访“十大井冈之子”、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十大井冈之子”饶祥明身上散发出来的是强烈的人本意识 2009年12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西省第三届“十大井冈之子”评选活动揭晓,临川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饶祥明等10位候选人上榜。30日
梦境中的“死亡精神”与“生命意识”——斯特林堡“梦剧”系列
作者:徐海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斯特林堡  梦剧艺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描述:东方意识,等。 进一步考察了受这种特定主题制约和调节的形式因素,解析了二者的关系,力图阐明梦剧艺术的特质和其中蕴含的人性反思,大略涵盖梦幻与现实,梦的荒谬表象与理性内核,以及梦景意象的寓意
体能好、技术细、意识强 两年前已获圈内人认可 商瑞华: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链接】 时报讯 “我知道,其实日本能赢德国,是早有预料的。”接通电话,前中国女足主帅、现杭州西子女足主教练商瑞华正在看瑞典和澳大利亚的女足世界杯比赛,对于日本爆冷战胜东道主德国的消息,他直言并不意外。 “日本队取得如今的成绩,在于她们对战术打法的坚持。这些年来,无论日本队的成绩怎样,她们都沿着
“乞丐进杭图”不应是平等服务意识的孤例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乞丐进杭图”不应是平等服务意识的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