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56)
报纸(713)
学位论文(187)
图书(147)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35)
地方文献 (73)
宗教集要 (13)
文化溯源 (9)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3(473)
2011(551)
2010(532)
2009(464)
2006(355)
2005(273)
2002(243)
1975(41)
1974(97)
1957(16)
按来源分组
办公室业务(5)
新湘评论(3)
时代青年(哲思)(2)
科学时报(2)
荣宝斋(2)
上海金融报(1)
新高考(高三语数外)(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
广西师院(1)
北京文艺(1)
司马光《疑孟》一则释疑
作者:张维  来源:儒藏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孟子  王安石  易位  君臣关系  位理论  释疑  宣王  君臣之义  理论依据 
描述:《疑孟》是司马光晚年作品,主要内容是怀疑孟子,对孟子的言行提出质疑,篇幅不长,全书由十一个质疑构成:"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陈仲子避兄离母"、"孟子将朝王"、"沈同问伐燕"、"父子之间不责善"、"性犹湍水"、"生子谓性"、"齐宣王问卿"、"所就三所去三"、"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浅析史的三层境界
作者:盖军燕  来源:山西政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王安石  贞观之治  唐玄宗  武则天  宋神宗  改革  张九龄  变法  人性 
描述:、事情、历史的细节,比编的小说更要精彩。《史记》里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鸿门宴、项羽宁可自刎而不肯过乌江。其中的人物活灵活现。所
苏轼的“乌台案”
作者:吴蔚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  苏轼  王安石  宋神宗 
描述:一段]
家句语特点谈
作者:宁松夫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人  王安石  概念  诗论 
描述:家语的命题自《诗人玉屑》卷六提到北宋王安石说出“家语”以来,至今已将近千载,但在诗论史上对家语进行探讨的文字可谓凤毛麟角,偶尔提及“家语”这个概念的亦极为罕见。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家语
错评咏花
作者:王云志  来源:妙笔:作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花  王安石  苏东坡  宰相 
描述: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碰’了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石的书房案上有一首咪菊的。这首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作出这样的?”
东坡悔续菊花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诗词  菊花  王安石 
描述: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笃.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乌台案始末
作者:李炜光  来源:各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  苏东坡  王安石  苏轼 
描述:苏东坡在他44岁那年摊上了个案子,这案子差点要了他的命。有人说,是王安石陷害苏东坡,正史、野史里都有这个说法,真是这样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置苏轼于死地?
王安石研究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文学 
描述:王安石一直是宋代历史研究和宋代文学研究中的重心之一。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和考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王安石的行实与交游、学术与思想、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等问题作一集中的研究和论述
王安石的咏物诗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物诗 
描述:王安石的咏物诗创作在熙宁以前主要是借物议政 ,托物咏志 ,表现手法上则能准确地抓住所咏之物和主观情志之间的相似点 ,加以形象具体的描绘。熙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在保持固有风格的基础上 ,其政治寓意
王安石与《维摩诘经》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维摩诘经 
描述: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研究目前仍是王安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王安石集中与《维摩诘经》有关的诗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从而说明王安石的佛学修养是相当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