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840)
报纸(27159)
图书(1256)
学位论文(1031)
会议论文(577)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6126)
地方文献 (5198)
地方风物 (1653)
宗教集要 (890)
红色文化 (685)
非遗保护 (671)
才乡教育 (515)
文化溯源 (125)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首页图片-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10(5166)
2009(3868)
2008(3353)
2006(1905)
1998(1024)
1989(570)
1987(690)
1958(55)
1954(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87)
音乐出版社(18)
江西人民出版社(16)
上海文艺出版社(16)
文物出版社(5)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1)
新文艺出版社(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能源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
作者:邱春玲  来源:齐鲁艺苑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戏曲史  杜丽娘  崔莺莺  剧作家  《救风尘》  人物形象  劳动妇女  《牡丹亭》  《桃花扇》 
描述: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邱春玲我国的戏曲从宋元的产生到明清的繁荣,历时数百年。在这期间,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的戏剧情节,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丰富多彩的戏曲人物形象中,女性的形象尤为广大人民...
艾国考
作者:何光岳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山  修水县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春秋》  《荆楚岁时记》  《读史方舆纪要》  少数民族地区  《潜夫论》  《晏子春秋》  《太平寰宇记》 
描述:艾国考何光岳艾氏,最早起源于商代文国,为侯爵。从《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周武王盟津会盟之后,大举伐商,先将商朝周围的亲属诸侯逐个消灭,其中也有艾侯。"乙已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由此看来,...
新余古代冶铁考析
作者:李小平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冶铁  《天工开物》  遗址  新余  《大清一统志》  凤凰山地区  《太平寰宇记》  散布面积  青花瓷  宋应星 
描述:新余古代冶铁考析李小平一、历史沿革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偏西,是本省的钢铁基地,现辖渝水区、分宜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穿过市区的袁河、孔目江,河畔有株树下、台仔上、廖坡里、河底、狮子山、龙王口、...
昆曲电视剧《牡丹亭·拾画记》的新成就
作者:吴新雷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拾画记  牡丹亭·拾画记  电视影片评论  电视影片评论  电视剧  电视剧  地方戏  地方戏  昆剧  昆剧  中国  中国 
描述:昆曲电视剧《牡丹亭·拾画记》的新成就
苏舜钦卖故纸案新议
作者:刘学健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舜钦  范仲淹  进奏院  保守派  《隆平集》  欧阳修  档案  革新派  “庆历新政  御史中丞 
描述:苏舜钦卖故纸案新议刘学健苏舜钦是北宋仁宗年间进奏员的监官,曾因卖故纸、办赛神会,以“监主自盗”除名,至今档案界对其仍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提议大卖旧档”,致使宋代档案遭受严重损失的罪人。然而,大量史料表明,历史上的苏舜钦并非胸无点墨.财迷心窍之...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
徽商对戏曲文化的影响
作者:刘永濂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化  徽商  程长庚  艺术管理  组织管理  学术文化  潘之恒  管理艺术  《牡丹亭》  《目连救母劝善记》 
描述:这篇文章原名《徽商与文化》共有《徽商的兴衰》、《儒商,徽商的文化意识》、《徽商对学术文化的影响》三个部分,全文约15000宇。本刊因篇幅有限,现节选其中第三部分,改题《徽商对戏曲文化的影响》予以发表。
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徐人忠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唐明皇  《牡丹亭》  杨玉环  爱情描写  杜丽娘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长恨歌》  安禄山 
描述:形非似神更异──《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徐人忠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一百年后,清初洪升创作了《长生殿》。因为该剧也有女主人公梦境的描写和鬼魂游踪的情节,故当时有人称《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牡丹亭》”,洪升颇为高兴,“世以为知言”①。由...
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
作者:张玉芹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道教影响  善恶报应  灵魂不灭  《牡丹亭》  《老子》  《太平经》  神创论  《琵琶记》  佛教 
描述: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张玉芹一提起道教,就容易使人想起隐居深山、避世洞天、烧丹炼汞、修持内养的道家方士之流,似乎他们与笙歌喧阗、粉墨登场的戏剧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之影响,亦非同一般。一、道教影响中国古代戏剧的根本原因原因固然...
《华阳国志》所载“玉女”的发现
作者:易安平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都江堰地区  《太平寰宇记》  《益州记》  任乃强  李冰石像  《文选》  自然景观  非人力  文史工作 
描述:“玉女”或“玉女房”,历来却缺少解释。《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三“导江县”条,引李膺《益州记》云:“其房凿山为穴,深数十丈,中有庙庑堂室,屈曲似若神功,非人力矣。”当代著名史学家任乃强先生据此认为:玉女房“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