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一次失误
-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诗
-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
你的锋芒刺伤的是自己
-
作者:侯爱兵 来源: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咏菊》 王安石 诗
-
描述: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天资聪明,便恃才傲物、锋芒凌人。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在睡觉的王安石还没醒,守门官便让他在门房里稍稍等一会儿。苏东坡看到砚下有一沓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
-
“歌尽桃花扇底风”新释
-
作者:许兴宝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诗 词 扇歌
-
描述:征.
-
谈杜甫的《洗兵马》
-
作者:詹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诗
-
描述:《洗兵马》一诗,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诗的本事,
-
释“无梦到徽州”
-
作者:袁啸波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徽州 汤显祖 戏曲家 诗
-
描述:“无梦到徽州”常常被今人引来赞美徽州。此语出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全诗如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
-
作者:宁宗一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鬼戏 文本 中国戏曲 《牡丹亭》 鬼魂 传奇剧 《聊斋志异》 创作实践 戏曲艺术 鬼文化
-
描述:读中国鬼戏文本的随想宁宗一在结束一重生命,人会进入怎样一种时空,进入怎样一种境界?对此,历来有天上、地下的传说,也因此有许许多多关于天上、地下的艺术品。鬼魂正是人类惊人想象力的创造。而且鬼文化也成了
-
读《〈宋定伯捉鬼〉两题》
-
作者:李延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具体意义 人物形象 同音同形词 《牡丹亭》 典型环境 社会环境 抽象意义 本质论 同一律 搜神记
-
描述:读《〈宋定伯捉鬼〉两题》贵州/李延明如何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读了贵刊今年第一期上宋桂奇同志的文章,觉得很有必要把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一是希望引起老师们重视,二是
-
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
-
作者:赵秋长 赵建国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魔幻现实主义 汤显祖 屠格涅夫 意识流小说 柳梦梅 爱情 凯莱 封建礼教
-
描述:爱魂与情鬼──《死后》与《牡丹亭》比较谈赵秋长,赵建国1598年汤显祖在他的传奇《牡丹亭》的作者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
-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
河北武安:“捉黄鬼”闹元宵
-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安 河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 《吕氏春秋》 《周礼》 仪式
-
描述:河北武安有一个村子叫固义,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仪式一一捉黄鬼。黄鬼一说无从考证,中国傩研究会认定为傩,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是古老的仪式,《周礼》、《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