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及影响
-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说 陆九渊 陆学 心学 本心 派别 开创者 流传 倡导
-
描述:陆姓兄弟,于是又称陆学。本文仅就象山学说的形成、流传和影响,述说一些粗浅的看法。
-
略论孟子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
-
作者:黄朴民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 积极影响 孟子学说 影响深远 统治者 孔子 王安石 继承发展
-
描述:孟子政治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学术界常常就孟子思想而论孟子,很少从其历史地位的变迁,后人的评价,对历史的影响诸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这是孟子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试通过对孟子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孟子
-
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
-
作者:黄海燕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政治思想 《乐全集》 述论 王安石变法 三司使 转运使 经济思想 士大夫 免役法
-
描述:张方平政治思想述论黄海燕张方平(1007-1090),北宋名臣,字安道,晚年号乐全居士,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人。景元年(1034)举茂材异等,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知苏州昆山县。历仕仁宗、英宗、神宗
-
陆学方法散论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陆学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
描述:陆学方法散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陆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陆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学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陆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
-
试论苏轼的仁政爱民思想及其实践
-
作者:张慧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轼 爱民 仁政 实践 王安石 变法
-
描述:中而不能自拔,造成了他一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政治理想的破灭。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苏轼也不曾放弃自己一贯的思想原则,他所到之处都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实践着自己仁政爱民的治世思想,从发硎初试、徐州抗洪、杭州
-
教师应是探索者、实践家、名导演
-
作者:李强 来源:现代教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生涯 探索者 实践 导演 工作时间 人生
-
描述:艰辛、最艰苦,也最难忘的教书经历,现在想来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它是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基石。
-
试论熙宁元祐期间苏辙的政治思想
-
作者:范为之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政治思想 王安石 熙宁 经济的 司马光 老子 经济运动 更化 士大夫
-
描述:作者认为苏辙的政治思想与熙宁新政中的王安石和元祐更化中的司马光的观点不同。他批评新政借用各种名义盘剥庶民私财,控扼富民经济的发展,利用国家权力干扰正常的经济运动秩序。苏辙的目的是为实现老子的“无为
-
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
作者:匡扶 来源:甘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思想 王安石 范仲淹 白居易 庆历新政 北宋时期 司马光 改革主张 御用文人
-
描述:至于谈到他的政治思想时,一般总是带着惋惜的口吻,归结于“保守”两个字。逮至“四人帮”御用文人们的笔下,虽然也不得不对他艺术上的成就稍予肯定,却在政治上把他“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
-
苏軾的政治思想和苏詩的艺术成就
-
作者:謝善繼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 王安石 欧阳修 道家 北宋 圣人之道 神宗 政治观点 仁政
-
描述:节用爱民,不加重人民負担。苏軾早年作《韓非論》,就批判了老庄毀弃仁义,他說:
-
悠悠象山怀古情(外一篇)
-
作者:尹静茹 来源:中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荆门市 老莱子 南宋理学 陆九渊 精神财富 弘扬文化 文明 道学家 蒙山
-
描述:,你就会更用心去构思,更严谨去推敲。当那些杂乱的文字和词句,被赋予生命灵动起来且归于自己名下时,就会顿生出些许的成就感和欣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