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内圣”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学 王学 三经新义 新学
-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
论王学的思想方法
-
作者:张家成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朱熹理学 思想方法 致良知 思想影响 主体 理学家 致知 涵义 陆九渊
-
描述:。本文通过对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分析,从致知功夫、知行关系及认识的发展过程三方面阐述王阳明是如何在思想方法上做“兼综朱陆”的工夫的。
-
“绿色”手机,如何让学生“买账” 专家指出,既堵又疏,
-
作者:记 者 王 原 王玉君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绿色”手机,如何让学生“买账” 专家指出,既堵又疏,
-
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芳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
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
-
王应麟的《诗经》学
-
作者:蒋秋华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文学研究 王应麟 《诗经》
-
描述:王应麟的《诗经》学
-
从心的二重性看王学的特点
-
作者:杨国荣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主体意识 陆九渊 二重性 个体性 普遍性 个体意识 泛神论 心即理 王学
-
描述:动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以普遍之理规范主体的思维、意向活动:这里既有反对相对主义的一面,又有以天理抑制主体的独立思考的一面。就心物关系而言,王氏既以良知为万物的普遍本体,又强调其流行发用于具体事物之中
-
论王应麟的蒙学
-
作者:唐燮军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蒙学 经世致用 儿童教育思想 蒙以养正
-
描述:》等蒙书的注疏与考辨,为先儒所未备;另一方面,王氏奋意纵笔,精思著文,其所纂辑蒙书,如《小学绀珠》、《三字经》等,流传甚广。著书治学之余,王氏更亲与教育实践。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儿童教育思想也颇值称述。
-
金陵画派与金陵文化——金陵画派综论
-
作者:林树中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画派 龚贤 画家 综论 南京文化 纱灯 逸品 周亮工 高岑 王概
-
描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周文矩、董源、徐熙乃
-
自「游」的角度论王安石晚年心境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
-
描述:自「游」的角度论王安石晚年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