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名人:王安石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大众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
元刻元人别集(下)
-
作者:汪桂海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集 元人 黄丕烈 叶昌炽 王国维 张裕钊 虞集 诗
-
描述:伯生诗续编三卷(元)虞集撰题叶氏四爱堂诗一卷(元)虞集、吴全节等撰元后至元六年(1340)刘氏日新堂刻本(目录一至二叶影元抄配,卷中其他缺字影元抄配)。黄丕烈、叶昌炽、王国维跋,张裕钊、高时显题款,钱
-
金陵怀古词的绝唱--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作者:郭凌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金陵怀古词的绝唱--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广芹口述 沱沱记录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定价:29元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红卫兵”“造反派”的批斗凌辱蹈太平湖自杀。同年8月底,作家刘绍棠,于大乱中还乡,回到了他的出生地通州儒林村,寻求村里人的庇护。
刘绍棠万念俱灰,惶惶不可终日,更不敢写作。少女杨广芹时任村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
作者:杨广芹 来源:作家文摘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从最初的交往到第一封信的开始,她成了他心灵上最接近的人。他们的命运因此连接在一起:他因为她的保护在村上从未被冲击,她因为不批判他而不能
-
“我们的难处,应是政府上心处”
-
作者:傅丕毅 宋振远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我们的难处,应是政府上心处”
-
《古诗的炼字》两处质疑
-
作者:龚学文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古诗 形容词活用 动词 春风 两岸 质疑 小学 王安石 使动用法
-
描述:看了廖彩烈同志《古诗的炼字》(载《小学教学研究》1987年第6期)后,觉得有些方面谈得很好,但有两处愚以为不够确
-
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
-
作者:毛时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惨世界 人物性格 败笔 形象塑造 王安石 艺术鉴赏 百家争鸣 主题思想 作家 孟尝君
-
描述:较好的效果,得到读者的好评。下面发表的毛时安同志的《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一文,对素享盛誉的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的沙威和朗德纳克形象塑造的某一方面的成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欧阳修 母亲 王安石 心安 黄州 父亲 苏辙 读书
-
描述:苏轼,是那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行者吗?是那个举杯祝愿"千里共婵娟"的饮者吗?苏轼,一生频遭贬谪,历经八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说:此心安处
-
《牡丹亭》压轴“金陵五月风”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快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作为南京军区参加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的最后一个重点剧目,大型舞剧《牡丹亭》前天在南京演出后获得了一致赞誉。也正因为大受好评,该剧昨天晚上又在宁演出一场,这一次,它是作为“金陵五月风”第三届南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