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与佛教关系新论
作者:熊凯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佛教  佛教  王学  王学  道德  道德  道统  道统 
描述:王学随熙宁变法而兴衰,其对宋明学术乃至三教关系流变产生重大影响。
戏弄道德
作者:李恩柱  来源:杂文月刊(文摘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泛化  王安石  宋代  宋朝  皇帝  士大夫  统治者  变法  现象  台谏 
描述:宋朝的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绪比较炽热。这样说,不仅因为有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警句在,主要是士大夫群体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精神上比较自由,说话办事不必绕弯子,没有战战兢兢、恐惧怀危之感。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能够免除人的精神恐惧,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
教师应是道德教育的躬行者
作者:黄芳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素质教育  人格  知识  方法 
描述: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朱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朱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从稼轩词看朱陆治学之异
作者:钟锦  来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弃疾    道德  朱熹  陆九渊 
描述:稼轩词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 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词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文即从稼轩词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许彦龙  来源: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描述: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陆九渊以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而被视为心学一派。事实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非指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心中所思推知宇宙之理。据陆九渊年谱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思天地何所穷际不得,至于不食”;“后十余岁,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元
考试应是获得知识的庆典
作者:王丹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考试应是获得知识的庆典
篆刻知识与技法(一)
作者:方旭  来源:美术向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文献通考》  春秋时期  襄公二十九年  印章  技术条件  实用艺术  《周礼  篆刻艺术  秦以前 
描述:篆刻知识与技法(一)方旭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
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检测(一)
作者:黄卫军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知识检测  现代史  资本主义经济  庄园经济  晚清政府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黄爵滋  鸿胪寺 
描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检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