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16)
报纸
(87)
学位论文
(9)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9)
才乡教育
(4)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
(74)
2012
(7)
2010
(13)
2006
(8)
2004
(5)
2003
(9)
2002
(5)
2001
(8)
1998
(6)
1997
(7)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4)
抚州师专学报
(4)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商情
(1)
法制与社会
(1)
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人格
南宋
培养
王安石
孔子
哲学家
陆九渊
道家人格
北宋
才子佳人
传统与高标
境界
立党为公
大别山
历史系
生生不已
伦理
道德
法律
修身
吴与弼
人才观
大宇宙关怀意识
社会角色
内在超越
人格内涵
周作人
人物描写
气质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道德人格】搜索到相关结果
218
条
陆九渊对“宽猛相济”的辨正
作者:
李明德
来源:
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宽猛
道德
法律
描述:
客观标准,即使是君主也不能违背法律而任意司法。但在另一方面,陆丸渊又继承了懦家“尚德不尚别”的传统,主张君主以其
道德
仁义的“本心”治理天下。由此出发,他把“猛”也纳入了“宽”的范畴,认为君主诛恶除暴
儒学的主题转换与学理更新——从王安石说起
作者:
杨柱才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性情
性命
修身
描述:
宋代新儒学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主题转换和学理更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王安石立足儒学,融合儒道,创立了形上的
道德
论、人生性命论及修养论,在整体上推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王安石所建构的学术
吴康斋心体思想研究
作者:
邹建锋
来源: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心体
道德
描述:
体的洞见,体会儒家成圣道德修养过程的内在困境,从而坚定自我
道德
涵养的勇气和决心。
王安石人才变革思想新探
作者:
王文章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道德
才能
描述:
人才建设领域的革新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论王安石的人才变革思想
作者:
刘宁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安石
人才观
道德
才能
描述:
它在人才建设领域的革新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政见自政见,而
人格
自
人格
」-浅谈王安石性格
作者:
邱琼慧
来源:
国文教学论文集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政见自政见,而
人格
自
人格
」-浅谈王安石性格
陆象山的理想
人格
论
作者:
李听思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理想
人格
理想
人格
大宇宙关怀意识
大宇宙关怀意识
描述:
文章从陆象山的理想
人格
的
道德
柱石及立志说起,论证了理想
人格
所应遵循的
道德
准则,进而对陆象山“须大做一个人”、“与天地并立”的大宇宙关怀意识进行了多方位的梳理和综合。
论苏轼文化
人格
的独立性
作者:
张惠民
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人格
中国士大夫
苏轼
独立性
依附性
独立精神
社会角色
王安石
人生态度
自我确认
描述:
最少是富裕农民)的家庭经济基础,又使他们具有常常可以超脱于政治之外而独善其身的
论汤显祖
人格
的深层内涵
作者:
孙爱林
来源:
曲靖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戏剧创作
艺术
人格
内在超越
描述:
艺术
人格
是文学家现实
人格
的升华和理想化。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家
人格
追求的深层意蕴。本文通过对《临川四梦》的分析,论述了汤显祖
人格
的深层内涵。尤其对《南柯记》、《邯郸论》的积极意义
吴与弼的
人格
修养论
作者:
张俊相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吴与弼的
人格
修养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