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9)
学位论文(113)
报纸(38)
会议论文(33)
图书(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44)
才乡教育 (25)
地方文献 (18)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09(69)
2008(73)
2002(43)
2001(27)
1999(29)
1998(27)
1995(24)
1992(24)
1986(34)
1957(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28)
船山学刊(4)
人文杂志(4)
经济问题探索(2)
商业研究(2)
历史教学问题(2)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湖南税专学报(1)
经营管理者(1)
科学中国人(1)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研究
作者:王柏寿  来源:国民教育研究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哲学  教育思想 
描述:则就象山的教育思想加以评价,提出六 点价值及欧示,以作为教师精神修养的参考。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描述:古代诗歌发展和明代复古诗学进行了总结,其所涉及的观点、方法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诗歌的体系和思路,对文学批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论文着重揭示《诗薮》诗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特质,分析其在明代及其整个中国
陈九川思想研究
作者:徐泉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阳明  陈明水  良知  致良知 
描述:感为二、体用不一之理路,在与聂、罗关于良知本体的论辩中,双江、念庵认为“心有定体”,明水则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心无定体”之说;关于阳明后学广泛讨论的良知与知觉、良知现成、无善无恶及万物一体等思想明水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刘英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存心伦理  责任伦理 
描述: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伦理”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伦理行动。“存心伦理”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两面。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奠基于“心即理”这个基本命题。“存心伦理”作为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何以做成”。人们要破解“物欲”、“意见”的遮蔽,并通过立志、读书明理、师友互助、复其本心等方法证觉心体,以实现生命展开同天地、自然运转和谐而不滞。我们通过陆九渊的“为人之道”、“为人之教”、“为人之政”的阐发,说明“存心伦理”如何发用于人群社会、伦常日用之中,以践行责任伦理。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是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生命的学问。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发生了变迁,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心...
晏几道的文化心理与词学思想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  词学思想  词学思想 
描述: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出生世家,生平坎坷。老庄思想和魏晋风骨成为他文化心理的主要因素,佛禅思想亦有体现。同时,他认为词源于乐府,应该遣情抒怀,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词的创作上,他追求雅致,并表现出一种平等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思想述略
作者:李永明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永年  黄永年  古籍版本学  古籍版本学  版本鉴别  版本鉴别 
描述:黄永年在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和古籍版本研究的过程中,对很多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致力于古籍版本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认真总结黄永年的成果,对我国当代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谈汤显祖戏剧思想中的“情”
作者:沈宁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思想  戏剧思想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曲作家之一,"主情说"的代表人物。本文试从"情"的内涵、"情"产生的原因、"情"的局限性和"情"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述汤显祖的"情"。
评《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
作者:罗海燕  来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理学  河北大学  元代  出版社 
描述:后,进一步开拓,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理学与文学交叉研究的体系。这无疑给当下的元代文学研究带来一股勃勃之生气。
罗汝芳易学思想初探
作者:梁隽华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近溪  近溪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易学  易学  生生之理  生生之理     
描述:罗汝芳学《易》,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它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其自身又是超越善恶的至善。他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即本体即工夫、不动心及自然的工夫论。
龚廷贤医学教育思想评析
作者:张稚鲲  来源:中医教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明代  龚廷贤  龚廷贤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描述:视病人教育:科学普及,彰显仁术,针贬时弊,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