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闭锁引流排气致复张性肺水肿1例
-
作者:沈月秀 来源:黑龙江护理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肺水肿 肺萎缩 肺表面活性物质 流排 自发性气胸 肺泡毛细血管膜 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 肺部听诊 肺泡表面张力
-
描述:胸腔闭锁引流排气致复张性肺水肿1例
-
采用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
作者:刘秀凤 来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恶性胸水 疗效观察 导管引流 引流管脱出 复张性肺水肿 短小棒状杆菌 胸腔积液 静脉穿刺 导引钢丝 支气管肺癌
-
描述:,发现有以下缺点:(1)管腔粗,胸水引流速度快,如未及时夹管易发生复张性肺水肿。(2)对病人损伤大,接引流瓶后患者活动不便。(3...
-
动—静脉套管针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
作者:彭虹 来源:护理研究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积液引流 静脉套 一次性输液器 套管针 橡胶片 橡胶塞 结核性胸膜炎 复张性肺水肿 调节器 并发症
-
描述: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病,采用动—静脉套管针代替普通的胸腔穿刺针,对30例大量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经皮胸腔穿刺引流放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
-
胸腔闭式引流致复张性肺水肿的防治
-
作者:杨帆 白祥军 刘开俊 李波 王宁 来源: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伤 创伤 复张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
描述:比率为31.25%,手术首次的液体、气体引流最平均为655.35ml,术中和术后1h内输注总液体量为2 246.72ml,病死率为18.75%,均显著高于非肺水肿组同类数值(均P<0.05).RPE
-
胸腔闭式引流少见并发症6例临床分析
-
作者:张宇平 徐华丽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 少见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手术 复张性肺水肿 置管引流 食管瘘 皮下气肿 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管
-
描述:胸腔手术后置管引流,既可引流气体、渗液等,又可监测胸腔内有无出血、是否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及食管瘘等并发症。随着目前胸科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各种引流的使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也有所增加,临床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护理
-
作者:陶颖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 肺水肿 护理
-
描述:胸腔积液引流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RPE)是由于长时间遭受压迫的肺组织一旦解除压迫而导致,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救治护理对提高抢救RPE患者
-
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作者:凌青 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术后并发症 引流管 胸膜腔 水封瓶 患者 复张性肺水肿 引流液 胸腔积液
-
描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根据胸膜腔的生理特点设计的,目的是借助于水封瓶内的液体,使胸膜腔与外界相连,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排除胸腔内积液积气,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使肺恢复扩张状态,消除残腔,减少术后并发症
-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评介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凤雏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
《牡丹亭》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首先在于,《牡丹亭》所揭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封建体制走到明代,已病入膏肓,种种末期症状全面显现:一方面,政治集
-
结缘昆曲莫相负牡丹亭启三生路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有“百戏之祖”、“幽兰之美”、“江南兰花”等美誉的昆曲虽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型舞剧《牡丹亭》26~28日在蓉上演,教你珍惜身边的幸福 本报讯(记者 乔雪阳)11月26~28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原创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连续上演三场,而11月26日的首场演出将是成都商报15周年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该场演出门票,本报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