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23)
报纸(299)
图书(28)
学位论文(27)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19)
地方文献 (122)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3)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7)
2013(75)
2012(94)
2011(88)
2009(61)
2007(42)
2006(46)
2004(29)
2002(8)
按来源分组
师道(2)
吉林教育(2)
基础教育参考(1)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1)
语文教学之友(1)
中国美术馆(1)
现代教学(1)
中小学管理(1)
中国烹饪(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
作者:李政涛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  文化变革  生存方式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改革过程  新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理念  改革者 
描述:什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在笔者看来,这个基础的核心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就是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所有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文化变革。所谓文化
浅议仲长统的周文化情结
作者:杨霞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仲长统  《周礼》  《周易》  文化情结 
描述:仲长统在其著作《昌言》中流露出了对上古周文化的推崇:以《周礼》为参照物观照东汉末年社会现状,在君王、太宰、井田、税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又受《周易》的影响,形成了中和、发展、变化的认知
西楼:积淀丰厚文化内蕴的意象
作者:朱文成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内蕴  意象  中学语文教材  李清照  晏几道  月满  长堤  古道  李煜  西方 
描述:西楼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
·文化漫谈·-青春版《牡丹亭》火爆的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扬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台上,杜丽娘眼波流转,柳梦梅情深如注。白先勇打造的昆曲大戏“青春版《牡丹亭》”刚刚走过合肥。一千多人的剧场挤了两千号人,“80后”乃至“90后”的年轻人在9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除了鸦雀无声,就是掌声雷动。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对于一些传统戏曲品种的
中原文化大典 文学艺术典 音乐
作者:赵为民  来源: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化史  河南省  音乐史  河南省 
描述:中原文化大典 文学艺术典 音乐
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曾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曾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曾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曾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的境界,就可以同流于天地,因此他特别注重心性涵养,做到去就语默都不悖于理。由于他强调修身为本,他的政治思想以教化为主。第三章阐明曾巩的人生思考和处世方式,曾巩在现实生活中常以对道的持守来超越现实困境。下编“诗文创作”共六章。第一章分析曾巩的文道观,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古文家的文道观进行比较,他的文道观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由于他的政治思想重在教化,因此他很看重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第二章对他的文章体式进行分析,包括九种文体。第三章着重从情感态度、文章结构、语言运用三个方面探讨其散文的艺术特点。第四章...
李灏:用文化打造企业 竞争力
作者:暂无 来源:华夏酒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只有企业的无形资产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它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文化是企业的根基,是不可复制的。只有把企业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昆召开
作者:谭晶纯 季征 黄华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昆召开
高尔夫:-是运动 更是一种文化-——访珠海卓越高尔夫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这个层面。其实,真正的高尔夫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或是离大众很遥远。通过珠海卓越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彬先
抚州博物馆:新“临川文化”繁荣大舞台
作者:饶佳 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抚州博物馆:新“临川文化”繁荣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