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见风景的花园 论《牡丹亭·惊梦》中抒情主体的建构
-
作者:王音洁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抒情主体 真理 风景 游园 建构 身体 传统
-
描述:分地捕捉到这一点可贵的自由,并且继续推进这充满奇想的事件,接下来的幽媾就合情入理了。游园之后,充满新意的身体于焉到来。但这种新意是怎样到来的呢?它如何能通过一场游赏抵达身体
-
再看牡丹: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纽约演出
-
作者:汪班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柳梦梅 柳梦梅 演出 演出 杜丽娘 杜丽娘 演员 演员 昆曲 昆曲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纽约 纽约
-
描述:全剧布景道具丰富齐全,灯光华
-
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学习赵朴初文稿札记
-
作者:朱家托 来源:法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中国文化 佛教文化 高一学生 佛学 褒禅山 文稿 王安石 太湖县 词语
-
描述:其实这句话的原作者是赵朴初先生,他在《法音》1986年第2期发表
-
牡丹亭
-
作者:游利华 来源:宝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游利华
游利华女,现居深圳龙华新区。已发表散文小说多篇,散见于《滇池》、《短篇小说》、《打工文学》等。
(1)
杨帆在三十六岁这年方发现,自己还从来没有拥有过爱情。
这缘于一封突兀的电子邮件,一个
-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
作者:叶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代艺术经典和当代青年观众的心灵。再一个是“美”字,青春版《牡丹亭》从演员造型、演员等一直到舞台整体意象,都力求要美,而在打造这个“美”的境界时,努力追求古典美学和现代趣味的沟通、融合。我想,正是
-
让孩子多读“无用”书
-
作者:暂无 来源:黔东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常听语文老师说,学生写不好作文;常听家长说,孩子怕写作文,怕写日记。究其原因,就是孩子肚里没有“水”,肚里没有你让他(她)硬挤出一篇作文,这就是赶鸭子上树,强人所难了。
其实孩子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说,与我们老师有关,与我们家长有关,是我们不让孩子写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危言
-
读王安石两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淄博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这是《同学一首别子固》开首的两句。“有贤人焉”,然“非今所谓贤人者”,可见作者心中的“贤”与“今”之“所谓贤”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起被与地、富、反、坏并列的“右”,自然是
-
读李勇的画
-
作者:秦效侃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感官刺激 黄河 代谢 长江 胡应麟 江南 灵感 用笔 天青
-
描述:李勇说:"我画画,我快乐"。这话脱口而出,多么天真,多么赤诚,多么痴迷!他是活在画中了。儿时的天地是画,成年的梦想是画,蚕丛鱼凫之乡,长江黄河流经之地,岭海天青,江南草长,大地的山川沟壑,天空的风雨晦明,春秋代谢,人世风情,举凡足迹所经,耳目所遇,在李勇的感悟里,无一不是画。
-
《临江仙》赏读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 晏几道 帘幕 修辞方法 古诗文 落花 雨燕 独立 北宋 相思
-
描述:,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
-
读家秘藉
-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斯德哥尔摩 张居正 王安石 康有为 李鸿章 综合症 司马光
-
描述: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不一定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