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澄的(12首)
作者:胡澄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生命  蚂蚁  凝视  粉末  疼痛  炸弹  东西  生物制造  无线电波 
描述:我的脸颊 ——他们秘密地改写着我的生命和命运 晨光 薄曙 渐渐稀释的烟灰色 浓云中展开金色的扇子 光的流苏披挂山谷 我是夜里凝结的冰 溶—— 溶入这透亮、苏醒 鸟鸣、涧水和它不知所以的流淌 假如我…… 假如我的生命 像圆柱形的蜂巢 每个蜂眼都向远方敞开 万千蜜蜂在忙碌 它们不但采蜜还给我带来世界的消息 假如我不那么迟钝和自封 神啊我将听见最小的蚂蚁 它那深沉的欢笑和哭泣 我将不会自以为是 犯下弥天大罪而终不醒悟 领受 有些东西从前世寄来 像一个快递 有些从前年、去年和昨天以及上一刻钟 所有来到我命运里的东西 我都签名领受 你既往的生命 ——和扶桑 你既往的生命 飞离而去的 在你上空 雨一样倾酒 粉末一样倾洒 你既往的生命 那飞离而去的 又在你的身上叠加 那落在我命运中的炸弹 那落在我的命运中的炸弹 再也不能引爆 它像一个过期失效的水雷 漂在我的河上 与我的船一起 漂向蔚蓝色的远海 有一些炸弹落在虚空中 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能将虚空炸得粉碎 那受伤的地方 那受伤的地方 仿佛被你的吊钩 钩去了一块肉 仔细凝视 才知道它原本是我的一个窟窿 现在像一个泥水匠那样 我细心地修补自己 我是那样的漏洞百出 仿佛神的手指随便捏出的半成品 ——一个粗陋的外壳有待苦难来填充、完成 碎片 从期望的完美中脱落的碎屑 飞镖般击向我 玫瑰花瓣 像刀片切入心 而在祈祷中 在我的头转向太阳之际 它们偏离了 从耳侧飞了过去 坠入黑暗和虚无 戈壁滩 像一头蛰伏的巨大的棕毛兽 它的皮毛已经燃尽 留下一些残余的烟缕 和隐隐的焦痕 而它不能滚动 为了背上的蜥蜴、甲虫和骆驼草…… 它必须隐忍 或许有一座反向生长的丛林 要等千年、万年之久 才能破土而出 疼痛 我的躯壳 像风化了的岩石 一只手直接伸过来 捏住心 或者用一根电线缠绕 通电听见嘶嘶声 有时候我知道它们因何而来 有时不知道 我惟一能做的就是颂祷 不停地颂祷 直至手或线团松开 直至心变小 近于零 或者无限大 不着边际 或者完全变成粉末 归于尘土 ——这是我自己研习的脱离疼痛的伸缩法 但我知道疼痛依然存在 某些时刻 它们依然如百脚虫爪般抓住我 晚诵 患羊癫风的鬼魂 被另一些鬼魂火速抬往寺庙 吸血鬼在墙根乞求: “佛啊,铲除我的嗜血成性” 发动机般颤抖不止的灵魂乞求: “佛啊,切断我的电源” 一段经文像一根树枝 搭建的桥 它们蚂蚁般爬过来 蚂蚁般忙碌的众生啊 请搭乘一句经文的清凉 在夜间安歇 临死 将母亲抱到椅子上 庭园里坐满了人 八月的乡村夜晚 星群像低垂的葡萄串 房前的玉米叶子摩挲着 像是相互抓痒痒 母亲说:“空中有许多七仙女。
教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君子   
描述:孔子的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教、对君子
李浩的
作者:李浩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吱吱嘎嘎地响着。他往前走,走进了 另一间白色的大房子,和门。
徐芳的(5首)
作者:徐芳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好 而笑容渐渐变大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创作演绎的大型舞剧《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甘肃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创作演绎的大型舞剧《牡丹亭》,11月15日在江苏南通上演。该剧根据明代汤显祖同名戏曲名作改编而成,将古典舞蹈艺术和戏曲表演艺术巧妙融合,在人物刻画、舞蹈编排
浅谈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及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作者:蔡菊平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自然  自然  《牡丹亭》  《牡丹亭》  原生态审美  原生态审美 
描述:汤显祖的诗歌,戏文和自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他的文艺思想存在生态审美的因子。本文即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考察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思想,并分析其对《牡丹亭》创作的表现。《牡丹亭》很好的体现了汤显祖的原生态审美。
浅析刘聪藏族民歌《梦中的卓玛》的创作特点
作者:吕丽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聪  陈道斌  民歌 
描述:《梦中的卓玛》是藏族民歌中优秀的代表作。作者从音乐语言材料、音乐美学、音乐情感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型的塑造,使作品更具审美效果,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书写了光辉的乐章,也为以后作曲家创作新型民歌树立了榜样。
试论冯延巳和晏殊的创作共同点
作者:王新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花间词  花间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词  晏殊词  词作风格  词作风格  题材  题材  情爱  情爱  主题  主题  观念  观念  工具  工具 
描述:一、题材范围相同从冯延巳的《阳春集》与晏殊的《珠玉词》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在观念上都像花间词人一样把词当做酒边宴前的佐欢工具,题材仍不脱花间派词范围,词作内容仍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冯词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柳眉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至情  汤显祖 
描述:“人性”一直是白先勇关注的焦点,以“情”贯穿始终,而“至情”是其表现人性、追求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上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生死间的“至情”,以情反理
“诗词互证”看王安石晚年闲适词创作
作者:孙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闲适词  “诗词互证”  词史地位 
描述:年闲适词的创作内容、艺术手法及创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