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赵朴初与王安石
作者:宗祧文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王安石  文学家  佛教  意境  诗词创作 
描述:赵朴初与王安石
《醒心记》赏析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审美感知  “乐”  曾巩  审美心理距离  民本思想  人格理想  “与民同乐”  唐宋八大家 
描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名世,令人百读不厌;曾巩则有《醒心记》与之相得益彰,同样是不同凡响的佳构。 “醒心”何以“醒心”?首先在于其独特的悦人耳目的审美感知价值。放情游乐,“必即丰乐以饮”,酣醉劳顿
余靖诗学及其之通趣
作者:张海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诗》  余靖  宋代诗学  司马光  《沧浪诗话校释》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八月至十二月  古籍出版  《武溪集》 
描述:处世审美,皆尚通达,讲意趣,余靖乃开风气者之一,惜尚未引起文学史家重视。本文特论之。 余靖论诗倡通趣,见于《武溪集》卷三《曾太傅临川十二序》:“古今言者,二雅而降,骚人之作号为雄杰。仆常患灵均负
王安石晚年与变法
作者:张明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吕惠卿  苏轼 
描述: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居金陵,表面上远离了朝廷的变法活动,实际上,他著书立说,为变法制造舆论、寻找理论根据;他致书吕惠卿,维护变法派内部的团结;他接待苏轼,希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改变苏轼对变法派人物
王安石性格解读
作者:廖寅 杨果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执著  超脱 
描述:欲和个人恩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脱俗不凡。执著与超脱二者在王安石身上得到高度统一。
论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
作者:乐文华 陈小琼 戴文君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熙丰变法 
描述:神宗与王安石的搭档,对他两人也有重大影响。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友谊,也可谓是封建君臣关系的典范。
王安石不坐轿
作者:张晓华  来源:奋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史料  交通工具 
描述:轿子,古称舆。这种不用牲畜,而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纪》中已有记载.可算是古已有之了。但是,轿子不能随意用.远古时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还得在必要时候,像大禹治水走遍神州大地,他才偶一用之。
王安石的“三自”精神
作者:冯光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自主  自重  自强 
描述:王安石的诗文和人生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三自”精神;在道德修养上,重视“自修自养”的自主精神;在人格上,坚持“在上不骄,在下不谄”的自重精神;在人生实践上,践行“欲与稷契遐相命”的自强精神。王安石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交谊
作者:顾永新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交谊  宋代 
描述: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交谊
王安石人品小论
作者:张尚英  来源: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品  历史人物 
描述:─同情下层百姓等几个方面,以期能凸显“一世伟人”的人格魅力。